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古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在《莉拉沃蒂》一书中提出如下问题:某人给一个人布施,初日4德拉玛(古印度货币单位),其后日增5德拉玛.朋友啊,请马上告诉我,半个月中,他总共布施多少德拉玛?在这个问题中,这人15天的最后7天布施的德拉玛总数为(       
A.413B.427C.308D.133
2024-02-27更新 | 22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2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该数列的特点为前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的前面两个数的和,即,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则       ).
A.-2024B.2024C.-1D.1
2023-04-28更新 | 87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3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同余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问题:将正整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2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       
A.55B.49C.43D.37
4 . 数学家杨辉在其专著《详解九章算术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高阶等差数列,其中二阶等差数列是一个常见的高阶等差数列,如数列2,4,7,11,16,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组成新数列2,3,4,5,新数列2,3,4,5为等差数列,则称数列2,4,7,11,16为二阶等差数列.现有二阶等差数列,其中前几项分别为2,5,9,14,20,27,记该数列的后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组成新数列,则(  )
A.5B.6C.7D.8
2023-04-05更新 | 86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2023届高三调研卷(四)数学试题
5 . 南宋数学家杨辉的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项为:2,3,6,11,则该数列的第15项为(       
A.196B.197C.198D.199
6 . 中国古代的武成王庙是专门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臣名将的庙宇,这类庙宇的顶部构造颇有讲究.如图是某武成王庙顶部的剖面直观图,其中,且数列是第二项为的等差数列.若以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直线的斜率为(       
A.0.4B.0.45C.0.5D.0.55
2022-12-25更新 | 266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
7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他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而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相等.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一个高阶等差数列,其前6项分别为1,5,11,21,37,61,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A.95B.101C.141D.201
2022-05-19更新 | 107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8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有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阳,开平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其中abc的内角ABC的对边,若,且,则面积S的最大值为(       
A.B.C.D.
9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A.192 里B.96 里C.48 里D.24 里
2021-11-20更新 | 2893次组卷 | 93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10 . 数学上有很多著名的猜想,角谷猜想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指冰雹猜想,它是指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奇数就乘3再加1,如果是偶数就除以2,这样经过若干次数,最终回到1.对任意正整数,记按照上述规则实施第次运算的结果为,则使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为(       
A.3B.4C.5D.6
2021-09-14更新 | 6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届高三(5月份)高考数学(理科)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