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传承与发展,迄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材料一:他(孔子)有个毕生服膺(铭记在心)的道德律,便是所谓的“仁”……他认为仁是一切道德的实质,没有仁,一切道德都归于空虚。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材料三:在此背景下,儒家学者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以期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这时的儒家学说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先秦儒学的内容,而是在吸收先秦儒、道、墨、名、法、阴阳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的再创造。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创立,汉代吸收法、道两家思想加以完善,从而确立至尊地位,宋明时吸收佛、道两家思想,明清时进一步发展。……今天,我们坚持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跨世大辩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归纳董仲舒提出的建议并说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目的。
(4)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021-03-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因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滴编自李静、萧红息《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核心思想)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诸子学说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1-02-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A.发生背景B.历史意义C.现实意义D.核心观点
4 . 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   ②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④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不相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 从西周末到战国初,是中国古代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并立,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世的需求。材料反映出
A.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B.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
C.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深远D.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6 .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②是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④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不相融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广收徒门,兴办私学,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代表人物。

(1)请正确摘抄材料一中的一句话,作为“诸子百家”出现的背景表述。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问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2)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他的许多言行被他的学生整理成一部书。该书的书名是什么?

(4)以下是材料三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相对应的横线上。

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________

②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________

③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________

(5)在班上,某个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很差。面对这种情况,请你运用“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中一家学派的思想来帮助这位同学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2018-03-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8 . 初一(2)班的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他们正在探讨百家争鸣的(     
A.结果B.作用C.背景D.地位
2016-12-12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射阳县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小红同学认为,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3-2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士人阶层。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他们在社会上的活跃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各种学说、学派并出,形成‘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以上材料说明了战国时期(     
A.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B.思想文化发展出现高峰的原因
C.各国变法,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D.中原“诸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
2024-03-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