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下图是小哲同学用于大单元学习的时空定位,它最适合用于研究(       

   

A.周王室衰微的原因B.中国古代社会转型
C.秦统一六国的过程D.春秋战国社会动荡
2023-08-28更新 | 693次组卷 | 1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关键时期,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川归海之时】


昔秦皇帝……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   【儒学正统之时】

汉武帝时代实行“独尊儒术”的重大变革,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则有限制和遏止的消极作用。

——摘编自王子今、方光华《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从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凤,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根,并逐渐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政治理念,……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能够承担这个使命的,只能是儒家文化。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材料三【民族交融之时】

魏初风俗至随,……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题上图所反映的政治局面,指出“秦始皇”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其“功齐三代”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出现的时期,并简述“汉武帝时代实行‘独尊儒术’的重大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02-2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繁荣局面。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的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谁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结构图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生前把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他要求鲜卑官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5)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023-01-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繁荣局面。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的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谁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改革篇】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生前把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他要求鲜卑官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科学篇】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3)东汉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艺术篇】

材料四:



(4)图A、图B分别是谁的作品?
(5)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活跃】

材料一: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异常活跃”的局面被称作什么?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思维导图构建完整即明确写出①②③④的名称。

【经济发达】

材料三:四川境内只流通铁钱,铁钱分量重,单位价值比铜钱低,买卖商品用铁钱极不方便,不能适应大额异地贸易交换的需求。当时成都富商大贾云集,商品交易日增,所以,富商就把现金交付本地殷实商铺,收款商铺把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入用楮纸制作的票券,交给存款方。这样,四川商民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飞钱而又只在一省区域内流通的交子。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政府鉴于私交子的信用不足引起的债务纠纷,在四川设置益州交子务,派京官二人担任监官,主管交子发行兑换,史称“官交子”。

——摘编自刘汝明赵文龙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货币的演变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文化灿烂】

材料四:元曲与诗词是完全不同的,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而不是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这是因为它都是讲述古人的事情,让百姓都能看懂听懂,而不同于文人学士抒发自己情怀的作品。


(4)材料四说明元曲的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中华文明成就。
2023-02-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百家争鸣的原因B.分封制度的瓦解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所损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的孔子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诸子百家主要代表人物表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儒家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____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整理

材料三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


(1)根据材料一,写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分析孔子宣扬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在表格中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人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老子的政治主张。写出老子创立的学派。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8 .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以下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的原因的是(     
A.私学兴起,下层人民可以接受教育
B.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C.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
D.社会生产力进步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国国君在稷下(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此传道、授业、解惑。如孟子两次入齐讲授儒家思想,时间长达30年,被授予上卿。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稷下的学术大师,培养出李斯和韩非等杰出人物。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千人,其中有成就的往往被录用为齐国的各级官吏。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朝代

秦朝

西汉前期

隋朝

唐朝前期

治国思想或策略

推广法家,中央集权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休养生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学

隋文帝推行法治,同时又重视德礼教化。隋炀帝实行法家的严刑峻法

推崇儒学,又吸纳道家无为的思想,还很重视以法治国的思想

——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推断稷下学宫的创办时期与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前期治国思想相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则材料体现的思想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2-07-19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七上期末模拟卷(三) -【历史必考一句话】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期末复习手册与同步真题精准练(部编版)
10 .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这一时期有哪些治国理政的学术思想?概括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