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①《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中记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②国宝档案

时期:西周(距今约3000年前)

出土地点: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出土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品介绍:器物腹部以饕餮纹为主,圈足部位装饰有夔龙纹。腹内底部铸有铭文三十余字,记录了武王伐纣一事,专家们通过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推测出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也因此,利簋被称为“镇国之宝”。

材料三: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唯一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有着共同的“国家认同”。经考古发现的国家都城、帝王陵墓、礼器、文字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它们……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属于哪一种史料类型?分析材料二中①②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在进行历史研究时的关系。
(2)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构建了哪一共同形象?据此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突出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汉字能够“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得益于秦始皇采取的哪一重大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国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A______________,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水利工程的评价

某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已经懂得用牛、马来拉车了。中国耕犁的役畜以牛为主。春秋战国以后,牛耕已经在我国迅速推广,而耕犁的框架构造在汉代基本形成,并随着生产的需要不断完善。唐代,在二牛拾杠及二牛三人耦犁的基础上,出现了B______________,该犁只需一牛牵引,且结构完善、轻便灵活,能够调节深浅。

——摘编自常铖等编著《中国古代机械》

唐朝某耕作工具示意图

材料四   宋代文化中处处体现着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这种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同样也是宋代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因。……细究宋代科技进步的社会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主体下移,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学的研究和实践。而宋朝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这种社会变革,……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何勇强《宋代科技成就的历史地位刍议》

泥活字版模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______________处该水利工程的名称。该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获得了怎样的美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嬴政统一国家后建立的“国家元首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指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______________处应为哪种耕作工具?生产工具的创新有利于经济的繁荣进而促成盛世局面的形成,请列举一个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发明的哪一科技成就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及普及?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哪些因素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创新?
2024-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江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中的文物可作为研究哪些朝代历史的史料?它们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图片中两种钱币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西夏货币
在西夏陵墓、遗址、城址考古中,所有的铜钱窖藏,都以北宋钱为主,占80%90%,西夏钱没有超过2%……西夏虽然铸造钱币,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币种不是西夏钱,而是北宋钱。

——摘编自牛达生、陈育宁《西夏钱币研究》


(3)材料三中的西夏货币与中原王朝的货币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发展的哪一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的原因。
2024-05-1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无锡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钱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钱币有助于研究秦朝历史的是(     
A.B.
C.D.
2024-04-19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江苏无锡专用)-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③ 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                         ④郡县制的的设置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4-04-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限时作业历史试题
2024·辽宁葫芦岛·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他统一六国、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完成上述丰功伟绩的是谁?(       
A.查理曼B.亚历山大大帝C.秦始皇D.奥古斯都屋大维
2024-04-11更新 | 45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江苏无锡专用)-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7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材料四: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有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皇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2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元朝1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5)综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政府是从哪些角度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2点)
8 . 若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你可能做的事情有(     
①买东西时使用圆形方孔币     ②上书皇帝使用文字为大篆
③因谈论儒家诗书而被判刑     ④被派到北方筑长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边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B.
C.D.
2024-03-2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   《汉书.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四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的统一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当时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为此,汉初实行了什么政策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对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2024-03-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