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活跃】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

——《道德经》

图一图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异常活跃”的局面被称作什么?并指出图二反映的老子的理念。

【政治统一】

材料二   昔秦……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意为功绩很大)。

——摘编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2)材料二中是谁“蚕食天下,并吞战围,海内为一”?为巩固统一、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上推行什么制度?

【经济发达】

材料三   丁同学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

时期北宋
语文《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
历史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
地理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科技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
(3)据材料三、指出北宋货币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北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7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1   形势图                                           图2 元朝形势图                                                图3 清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指出图1形势出现的朝代,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巩固形势的制度。   
(2)据图2指出元朝在地方实行的典型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3)据图3列举出清朝前期统治在东南、西北地区加强管辖的机构,并分析其治理边疆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秦朝至清朝的发展趋势。
2024-04-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治国,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后坚持生长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周时代起,中国的社会就进入了封建阶段的历史;认为王朝统治者对征服者或有功者分别颁田置禄、授土授民,是封建阶段的基本表现方式。

——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建议……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然西汉各侯国的权力较大,但经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努力,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

——万昌华《论郡县制度的嬗变与实质》

材料三   北魏统一中原后,开始了政权改造的过程,经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光景,实现了鲜卑贵族与汉族门阀士族的完全结合,完成了北魏政权的封建汉化体制……从积极方面讲,促进了鲜卑贵族与汉族氏族的联合,从消极作用讲,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衰亡。

——摘编自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进入封建阶段”的朝代和基本表现方式。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汉武分别采纳了何人何策,来强化地方治理。
(3)据材料三归纳北魏“政权改造”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影响的关键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持治国的生命力。
2024-04-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3)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至少写2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024-04-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建立后,废六国所通行的刀币、布币等货币,行“半两钱”……西汉武帝时,下令禁止各郡国铸钱,确立五铢钱制。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行政效率的低下
C.科学技术的先进D.中央集权的强化
2024-03-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220年以后,我国不同地区人民虽无法使用各自的方言进行交流,但却可以用相同的文字进行交流。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春秋大争霸B.战国大动荡C.秦朝大一统D.魏晋大分裂
2024-03-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铸铁技术进步B.中央集权加强C.货币走向统一D.商品经济发展
2024-03-17更新 | 4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创业难,守业更难。为实现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历代王朝励精图治,采取了各种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

——摘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材料三   当第一次大一统的时候,全国军事政治和经济的重心全在北方……可是到了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出现的时候……便发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把这即将南移的经济重心和尚留在北方的军事政治重心连系起来。

——《唐宋帝国与运河》

材料四   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首先就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实行这些措施,既是为了使士兵知艰难、识战斗,更重要的是防止将帅与士兵之间形成牢固的渊源关系,避免骄兵悍将犯上作乱。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卷》

材料五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表明秦朝采取了什么巩固统一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文化的一统,政治的一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为了解决材料三中“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宋太祖为防止武将专权在军事上还采取哪些措施。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改组”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6)综上所述,两千多年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024-03-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政治变革、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 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秦汉史十五讲》

材料三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概括两条“商君”采取的措施(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指出此次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杰出人物”的理由。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后推行的制度。
(3)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孝文帝“汉化”的措施与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推动改革成功的主要因素。
10 . 如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创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C.地方推行分封制D.统一了文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