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手法来统一舆论,控制思想,是不可能成功的。”与该材料观点相同的诗句是(     
A.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B.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C.东西吴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D.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2024-05-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金坛区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摘自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材料二   史料说史


秦半两铜钱
秦半两铜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这样评价他: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恒的名字,这就是大一统的汉朝。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图示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材料三赞扬了汉武帝的丰功伟绩,结合史实概述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24-04-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B.世袭传承C.皇权至上D.政务繁忙
2024-03-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吕思勉《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史料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片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分别反映了秦始皇实行的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武帝“用主父偃之计”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4-02-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历史学家评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支撑该观点的有(       
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确立皇帝制度   ③推行县制   ④统一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12-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为了抵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秦始皇命人连接、修筑了万里长城。秦长城在短时间能完成的原因不包括(       
A.严格的思想控制B.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C.稳固的中央集权D.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
2023-12-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挖掉土地上的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韩国的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而且秦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麻烦二:到了原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发现,语言文字都不通。麻烦三:秦始皇的一名亲近卫兵在咸阳做了一条长裙。到达原来的齐地后又让当地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长裙。但当取货时,他发现做的竟然是“超短裙”,而且付的钱店主也不接受。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秦始皇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上述麻烦的?试分析秦始皇解决这些麻烦所采取措施的根本目的及作用。
2023-11-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推行这一制度的的历史意义。地方政府的郡守、县令(或县长)又是如何产生的?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意义?
9 . 秦朝修筑驰道、汉朝发行五铢钱、元朝设立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客观上的共同意义在于(       
A.维护国家统一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入侵D.加强君主专制
2023-06-20更新 | 8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10 . 《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朝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兴修水利B.奖励军功C.兼并诸侯D.巩固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