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秦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A.秦始皇个人的才能B.秦国的实力最强
C.长平之战的影响D.皇权的建立
2022-01-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八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朝】李白:《古风》

材料二:车同轨。书同文字。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包含了“秦王”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01-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汉朝D.西晋
2022-01-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日:“治世不一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作用?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6 .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请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材料三: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统一天下)完成于哪一年?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在思想上,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是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2021-12-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把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南北朝
夏朝——(      )——(     )—— 东周 ——(     )—— 汉朝——三国——两晋——(      )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卫鞅”和“孝公”分别是指谁?“孝公”支持“卫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列举“卫鞅”变法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材料一中的“卫鞅”变法有何关系?
(4)“卫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2021-12-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上,一家天下。”这则琅琊纪功石刻说的是(     
A.武王伐纣B.秦始皇统一文字
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北击匈奴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这首诗赞颂的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推行郡县制
C.抵御匈奴D.修筑长城
2021-12-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