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
(4)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 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 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 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秦国的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了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人为“野兽”,把秦国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到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称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开始把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原秦国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列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并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016-12-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
(2)材料一中的措施哪一项对我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 
(3) 请指出材料二中措施的原因与影响?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5 . 世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渐进缓慢、曲折艰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哪部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乌审旗初中毕业升学暨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6 .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傜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死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的处治。
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六合”指的是哪六国?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材料四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
(4)材料二、三与材料四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5)对于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的评价如何?(友情提醒:从功过两方面回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