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规模。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3)从材料三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了什么制度?
(4)清朝前期在图中①②所示区域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进行有效管理的?
(5)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2 . 阅读材料,完战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才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法”性质的国家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秦朝和西汉时期首创的负责监察的官积。

2019-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包头市初中升学预测历史试题(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1)材料一中的“始皇”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3)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2019-04-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一中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十一)
4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统一后,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

材料四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
(4)材料四中的“主父”指的是谁?为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他向“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5)材料四中的“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建立了什么制度?
(6)概括指出材料二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5 . 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石,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在复习该主题时,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主题的导学案,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人物认知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谁?
任务二(人物比较篇)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任务三(感悟提升篇)
(3)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儒家学派在不同时期受到了统治者的不同对待,分别写出秦朝和汉朝对待儒学的态度?谈谈统治者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任务四(家国情怀篇)
(4)你知道哪些国学经典?试着把你知道的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6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破坏了尧舜禹时期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周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中所说的“商君”是指谁?当时“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商君的改革与“始皇”“并天下”的关系?

材料四   观察下面示意图


(4)材料四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在地方推行的哪一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材料五   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5)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和加强对地方官的检察,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9-03-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我会答〗

(1)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什么制度的产生?

(2)西周初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什么制度?说说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这种制度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

〖我会填〗

秦汉大一统一览表

类别秦始皇汉武帝
政治开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三公,地方实行①           接受②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思想焚书坑儒接受③           的建议,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规定④           作为全国统一文字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在长安兴办⑤           。
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开发南疆,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统一铸造
           。
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派卫青、⑦           出击匈奴。

〖跟我游〗


看图回答:

(3)上图的这条路线被称为什么?对其开拓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4)请你说说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2019-0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模拟历史试卷

8 . 中国历代统治者曾经采取一系列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期


材料二:秦朝时期                                                               


材料三:西汉时期: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初期实行的什么制度?

(2)说出材料一中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3)材料二中,负责掌管军事的是哪一个官职?也反映出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4)材料二中丞相、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

(5)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什么法令? 当时他是采纳谁的建议这样做的?

(6)三则材料中制度的推行,他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2019-02-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大佘太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9 .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大国吞并小国,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

——《中国历史(教师参考用书)》

材料四:(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五:两汉时期,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赋税徭役制度、统一的军事制度、统一的法律制度、统一的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统一的选官任官制度、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黄帝”、“炎帝”是位于我国哪一大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什么?
(2)材料二所示西周的行政制度是           ;秦朝的行政制度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行政制度对国家发展产生的积极性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材料三认为春秋战国的纷争有何积极意义?
(4)材料四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加强了国家统一?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汉武帝时,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以控制国家经济(举一例)?在“行政体制”上建立了什么制度监视州部?
(6)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交融,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制度的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的优劣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何时结束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