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在测量标有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下图是甲同学连接好的电路。

(1)乙同学发现电路连接错误,只需更改一根导线即可。请你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并画上“×”,再用笔画线把它改接到正确的位置上_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移到滑动变阻器的最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4)排除故障后,甲同学先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12345
发光情况明亮较亮较暗不发光
电压2.52.01.51.00.5
电流0.220.200.140.12
电阻11.410.07.04.7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A,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__________
(5)最后甲同学用表格中的电阻取平均值做小灯泡的电阻,乙同学认为这样处理不正确。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021-06-30更新 | 1890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江苏南京卷)
2 .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
A.按图所示接好电路。
B.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1
C.保持滑片P不动,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之间的电压U
D.______
E.移动滑片P的位置,重复步骤B、C、D两次。
(2)讨论交流
小明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结论:①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②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其中结论①显然不正确,为了避免得出这一错误结论,你的实验改进措施是:______
(3)小华按图所示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读数,经检查:除灯L和定值电阻R0外,其余都没有问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华将滑片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应将电压表并联在______两端,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是______
2020-12-0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用三个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做实验,其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经小东检查,发现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表示这根导线不能这样连接,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L2突然熄灭,L1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L2___________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L2和干路的电流,记录如下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A1指针指在如图乙的位置,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A;小嘉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表A1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A2的示数/A

0.18

0.2

0.24

电流表A 的示数/A

0.36

0.4

0.48

(4)小诚认为小嘉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上述所得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4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乙、丙和丁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酒精或盐水,且深度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未按压橡皮膜,压强计出现图甲中情况,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
(2)由乙、丙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有关;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对比________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3)对比乙、丁两图,细心的小明发现乙图中酒精的密度小于丁图中盐水,但乙图中U形管左右高度差反而大于丁图,于是认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不正确,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正确操作是应将乙图中探头适当___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2023-06-2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 小明想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于是问老师借来了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压强计,如图甲,实验情景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1)图乙、丙是同一压强计的探头放入不同液体中时的情景,哪个图中探头的橡皮膜形变程度更大?______(选填“乙”或“丙”或“无法比较”);
(2)小明据图乙和图丙作出判断:“图乙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图丙杯中液体的密度”,他的判断正确吗?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若正确,请写出判断的依据,若不正确,请写出改进实验的措施______
2023-04-19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中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南京专用) 必刷卷02
6 .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图进行了4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
(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_____
(2)这4次实验中,实验 _____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实验D可验证猜想 _____是否正确;(均填序号)
(3)在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5)小明戴好隔热手套取下盛有热水的烧杯。又找来一个相同的空烧杯。小红找来4张卫生纸,把它们都喷湿,把其中的一张湿纸对折后撕去一半,将它们贴在烧杯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4(如图乙所示)。
①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吹冷风,比较1、2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 _____号纸片;
②比较2、3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3号纸片,理由是 _____
③比较3、4两张湿纸能否得出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_____(能/不能)。
2023-05-26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如下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mChA=hC>hB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填序号);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被小球撞击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撞击后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叫______
(3)由甲丙两图可知,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______;同时也可以研究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
(4)由甲乙两图可知,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
(5)组内小丽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的结论,她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6)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后滑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f2(选填“>”“=”或“<”),该过程中AB两球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W2(选填“>”“=”或“<”);
(7)甲乙两次实验中,若斜面和水平面都是光滑的,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AB两钢球的动能大小;原因是______
(8)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实验器材进行了测定,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钢球的质量m/g

钢球自由滚下速度v/(cm/s)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cm

1

30

2

4

2

30

4

16

3

60

2

8

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9)在做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C球相对于A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就可以说明任意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8 .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cm

拉力

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

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4

6

15

2.2

45

90.9%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______运动。
(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_____N。
(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所受重力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6)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___ 。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选项是________
A.平面镜成像规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光的反射定律
(7)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_(正确/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2022-10-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物理阶段调研试题
9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康维佳用滑轮组作了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拉力/N测力计移动距离/m机械效率/%
131.00.11.40.371.4
230.50.11.20.383.3
360.50.12.20.3

(1)他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滑轮,细绳,铁架台,重物,还需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请在图中完成滑轮组的绕线。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沿______方向_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的弹簧测力计。
(4)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 (正确/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5)在进行第3组数据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7)在进行第2组数据测量时,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W,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______J。
10 .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选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同时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分钟,物质处于________态。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6)当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碎冰完全熔化后,用酒精灯继续给其加热,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021-11-2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