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O4 (aq)+NH4Cl(aq) NH4ClO4 (aq)+NaCl(aq)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_______、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NaOH 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 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_______(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 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0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
2 .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1)互为等电子体,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1mol中含有的键数目为___________
(2)将乙炔通入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
(4)晶体的晶胞结构与晶体相似(如图所示),但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晶体中1个周围距离最近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B.对硝基甲苯是医药、染料等工业的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它常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甲苯的硝化反应制备。

一种新的制备对硝基甲苯的实验方法是:以发烟硝酸为硝化剂,固体NaHSO4为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溶液中,加入乙酸酐(有脱水作用),45℃反应1h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分别用5% NaHCO3,溶液、水洗至中性,再经分离提纯得到对硝基甲苯。
(l)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 滤液在分液漏斗中洗涤静置后,有机层处于_______层(填“上”或'下”);放液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_____________
(3) 下列给出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影响的实验结果。
催化剂
硝化产物中各种异构体质量分数(%)总产率(%)
对硝基甲苯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
浓H2SO41.035.660.24.298.0
1.236.559.54.099.8
NaHSO40.1544.655.10.398.9
0.2546.352.80.999.9
0.3247.951.80.399.9
0.3645.254.20.699.9
①NaHSO4催化制备对硝基甲苯时,催化剂与甲苯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②由甲苯硝化得到的各种产物的含量可知,甲苯硝化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浓硫酸催化甲苯硝化相比,NaHSO4催化甲苯硝化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
3 . 实验室以二氧化铈()废渣为原料制备含量少的,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酸浸”时反应生成并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pH约为7的溶液与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该沉淀中含量与加料方式有关。得到含量较少的的加料方式为_______(填序号)。
A.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        B.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
(3)通过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过程,可制备含量少的。已知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
(水层)+3HA(有机层)(有机层)+(水层)
①加氨水“中和”去除过量盐酸,使溶液接近中性。去除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转移到水层。使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填两项)。
③与“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比较,过滤溶液的滤液中,物质的量减小的离子有_______(填化学式)。
(4)实验中需要测定溶液中的含量。已知水溶液中可用准确浓度的溶液滴定。以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滴定反应为。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①准确量取溶液[约为],加氧化剂将完全氧化并去除多余氧化剂后,用稀硫酸酸化,将溶液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后定容;②按规定操作分别将和待测溶液装入如图所示的滴定管中:③_______
2022-07-21更新 | 8005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4 . 前4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基态时Z原子3p原子轨道上有5个电子,W与Z处于同个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
B.X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D.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2022-01-04更新 | 7516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化学高考真题
5 .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Ca(OH)2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_______________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1)将一定量的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约70 ℃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水解聚合反应会导致溶液的pH________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2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 mL。
①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
2019-06-10更新 | 43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
真题
解题方法
7 . 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l)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若溶液中,则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取碱式碳酸镁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和标准状况下0.896L,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________
(4)若热水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2019-01-30更新 | 7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江苏卷)
8 .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9 . 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 H1=+3359.26kJ·mol-1
CaO(s)+SiO2(s)=CaSiO3(s) H2 =-89.61kJ·mol-1
2Ca3(PO4)2(s)+6SiO2(s)+10C(s)=6CaSiO3(s)+P4(s)+10CO(g) H3
H3 =_______kJ·mol-1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60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_______;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
②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磷的化合物三氯氧磷( )与季戊四醇( )以物质的量之比2:1 反应时,可获得一种新型阻燃剂中间体X,并释放出一种酸性气体。季戊四醇与X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

①酸性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5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10 . 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SO2、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g)+O3(g)=NO2(g)+O2(g) △H=-200·9kJ·mol1
NO(g)+1/2O2(g)=NO2(g) △H=-58.2kJ·mol1
SO2(g)+O3(g)=SO3(g)+O2(g) △H=-241·6kJ·mol1
(1)反应3NO(g)+O3(g)=3NO2(g)的△H=_______mol·L1
(2)室温下,固定进入反应器的NO、SO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3的物质的量,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中n(NO)、n(NO2)和n(SO2)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下图。

①当n(O3):n(NO)>1时,反应后NO2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
(3)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 8)中SO32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SO32)=________[用c(SO42)、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