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时,
D.时,
7日内更新 | 5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2 . 逆水气变换反应:。一定压力下,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温度时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速率的比值:
C.温度不变,仅改变体系初始压力,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变
D.温度下,改变初始投料比例,可使平衡时各组分摩尔分数与温度时相同
7日内更新 | 5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3 . 利用“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样,将样品加入管式炉内瓷舟中(瓷舟两端带有气孔且有盖),聚四氟乙烯活塞滴定管G内预装略小于碱性标准溶液,吸收管F内盛有盐酸酸化的淀粉水溶液。向F内滴入适量碱性标准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显浅蓝色。
②燃烧:按一定流速通入,一段时间后,加热并使样品燃烧。
③滴定:当F内溶液浅蓝色消退时(发生反应:),立即用碱性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复现。随不断进入F,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消退-变蓝”不断变换,直至终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取的碱性溶液和一定量的固体,配制碱性标准溶液,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玻璃棒B.锥形瓶C.容量瓶D.胶头滴管

(2)装置B和C的作用是充分干燥,B中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F中通气管末端多孔玻璃泡内置一密度小于水的磨砂浮子(见放大图),目的是_______
(3)该滴定实验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滴定消耗碱性标准溶液,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4)若装置D中瓷舟未加盖,会因燃烧时产生粉尘而促进的生成,粉尘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若装置E冷却气体不充分,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_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有少量不经直接将氧化成,测定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日内更新 | 6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4 . 酯化反应可用通式表示为。在酸性条件下,。假设整个过程中无环酯生成,不出现分层现象。
投入反应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二聚:
n聚:
聚:以上反应中每一步的速率常数近似认为相同,记平衡常数
Ⅰ.反应平衡体系分析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
(2)定义反应程度,其中为时刻t时反应体系中-OH或者-COOH的数目,为初始反应体系中-OH或-COOH的数目。若,则______
(3)最终产物中存在多种聚合度的缩聚产物,平均聚合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______
(4)为了使平均聚合度增大,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填标号)。
A.及时移去             B.升高温度(
C.提高浓度                    D.提高浓度
E.先将单体预聚合成低聚物,然后将低聚物进一步聚合
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将反应生成的水及时移去。
(5)加入少量催化与不加入催化两种情况下,初始阶段酯基的生成速率vc(-COOH)的理论关系如图[图示为的关系]。
a、b两条曲线的理论斜率之比更接近______

A.             B.             C.             D.
当温度升高时,b线斜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加入少量催化时,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平均聚合度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为:,其中为反应初始时浓度,k为常数。0~t时,酯基生成的平均速率______(用kt表示,忽略移去水对溶液体积的影响)。
2024-05-27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T20-原理综合题
5 . 驱肠虫剂山道年(a)可重排为稳变山道年(b)。b可发生开环聚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a最多可与3mol发生加成反应
C.类比上述反应,的重排产物为
D.b发生开环聚合后的产物为
2024-05-27更新 | 4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不定选择题11-15
6 . 尼拉帕尼(J)是一种安全高效抗癌药,根据该药物的两条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路线一: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D→E引入Boc基团的作用为______
(3)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①有一个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环,且两个氮原子处于对位
②有一个苯环和一个甲基             ③仅有一个碳原子不参与成环
(4)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路线二:

(5)K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L的分子式为______
(6)N→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4-05-19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T19-有机推断题
7 . 乙酸相对乙醇廉价易得,乙酸催化加氢制乙醇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已知:Ⅰ.该副反应的热效应很小;
Ⅱ.S表示产物选择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将1mol、2mol通入恒压密闭容器中(不考虑副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10%,该反应放热QkJ,则_______
(2)在恒温、恒压下,原料气通过某催化剂发生上述反应,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如图甲所示。表示乙酸的转化率,最佳投料比_______。当时,曲线可延伸至E、F、G中的_______点;投料比=20时,的转化率=_______
(3)当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在下的~t在下的~p如图乙所示:

2Mpa时,随t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 (填标号),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已知B点时对应的转化率为,则B点时副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15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选择性位于M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选择性的措施为_______ (填一条即可)。
2024-05-16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T20-原理综合题
8 . Fe、Co、Ni、Cu均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在空气中FeO稳定性小于,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可形成,其中en代表。该化合物分子中,VSEPR模型为四面体的非金属原子共有___________个;C、N、B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写出两种与CO互为等电子体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由Cu、In、Te组成的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晶体中Te原子填充在Cu、In围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四面体空隙的占有率为___________;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A点、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则c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___;晶胞中C、D间距离d=___________pm。

2024-05-0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T16-结构与性质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有机物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X最多消耗4molH2
B.Y可以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C.化合物Y存在顺反异构
D.Z与足量H2加成后,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
2024-05-04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不定选择题11-15
10 . 药物异搏定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反应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给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有8个
B.有机物X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C.Y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可用于生产肥皂
D.1 mol有机物Z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6 mol氢气
2024-04-05更新 | 1269次组卷 | 9卷引用:单项选择题6-1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