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已知氢碘酸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强酸,可以与多种物质【如:等】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可表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溶液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还原性______(填“>”、“<”或“=).
(4)在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下列三种氧化剂均可以将氧化生成,自身对应的还原产物情况如下:

选项

A

B

C

氧化剂

还原产物

请判断等物质的量的三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HI作用,得到I2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选项标号).
(6)向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如下一系列变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最后溶液颜色加深.
①红褐色沉淀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Ni2+Al3+Fe3+Fe2+
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7.23.72.2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8.74.73.29.0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如图所示,“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___

(4)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
3 .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1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2021-09-14更新 | 413次组卷 | 93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I.(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___
Ⅱ.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2)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___________
Ⅲ.氨氮废水的去除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3)过程①的目的是将转化为,并通过鼓入大量空气将氨气吹出,写出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过程②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后含氮元素、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余氯废水的主要成分是NaClO以及HClO,X可选用以下哪种溶液以达到去除余氯的目的(填序号)___________
a.KOH b.c.d.NaCl
2021-07-19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5 .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回收再生意义重大。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有钴酸锂、石墨、铝箔及少量其它杂质]中钴酸锂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①草酸的电离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为提高“碱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
(4)“酸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相同条件下,“酸浸”时钴的浸出率随温度变化如表所示,请解释温度高于80℃,钴的浸出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反应温度/℃60708090
钴的浸出率/%8890.59389

(6)常温下,溶液A中加入产生沉淀:,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
(7)在空气中,高温下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3-0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学生为了验证非金属元素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已知氯气能把氨气氧化生成氮气和氯化氢)。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HCl(浓)+_______KMnO4=_______MnCl2+_______KCl+_______Cl2↑+_______ H2O。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B中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为_______;B中的现象为_______,由该现象得非金属性:Cl>>S。
(3)E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D中出现白烟,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请指出洗气装置盛装试剂为_______(填名称)。
2022-07-14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亚硝酸钠(NaNO2)可用作建筑钢材的缓蚀剂;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抑制微生物,保持肉制品的结构和营养价值,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
I.某工厂以浓HNO3、SO2、Na2CO3溶液等为原料生产NaNO2, 其流程如图:

(1)在“分解塔”中,按一定比通入SO2和喷入浓HNO3,产生NO和NO2。操作时将SO2从塔底通入,浓HNO3从塔顶向下喷淋,这种加料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2)“分解塔”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
(3)“吸收塔”中主要发生NO、N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NO2。写出NO、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 1与Na2CO3反应生成Na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II.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稀HNO3、Cu、 Na2O2 为原料制备NaNO2,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①2NO+Na2O2 = 2NaNO2, 2NO2+Na2O2 =2NaNO3
②酸性条件下,NO、NO2或NO都能与MnO反应生成NO和Mn2+
(4)实验开始加入稀HNO3前,需要先打开止水夹K,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
(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装置B、D不可省去,否则会导致产品中混有_______杂质(填化学式)。
III. NaNO2含量测定
工业亚硝酸钠产品中往往混有少量NaNO3等杂质,可以采用KMnO4测定含量。称取5.000g该亚硝酸钠产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的样品溶液。取25.00mL该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用稀H2SO4酸化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0.1000 mol·L-1KMn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28.00 mL KMnO4溶液。计算该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11-12高一下·河北衡水·阶段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已知2MO+5S2-+16H+=2M2++5S↓+8H2O,则MO中x的值为
A.1B.2C.3D.4
2021-03-21更新 | 27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滨海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2019新人教版)
9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O2+2MnO+4H+=3SO+2Mn2++2H2O
B.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Al3++3HCO=Al(OH)3↓+3CO2
C.工业上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FeS+Hg2+=HgS+Fe2+
D.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已知电离常数:K(HClO)=3×10-8K(H2CO3)=4.31×10-7K(HCO)=5.61×10-11]
10 . 纳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工业上可以以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废液(以下称“腐蚀液”,主要含)为原料制备,实现变废为宝,路线如下:

已知:a.当温度为60℃时,过氧化氢分解率为50%左右;
b.中的元素为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的_______(填化学式),①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氧化”步骤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适当升温,但不宜加热温度过高,原因是_______
(3)为验证“反应釜”中反应已发生,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分散质__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过滤操作,理由是_______
(4)发生反应时,“反应釜”中获得一种气体为空气主要成分,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
2023-02-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一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