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研究CO2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Ⅰ.
Ⅱ.
Ⅲ.
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的物质的量为0.5mol;CO的物质的量为0.3mol;此时H2O(g)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2)CO2在Cu—ZnO催化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Ⅲ;此方法是解决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保持温度T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及H2;起始及达到平衡时(t min时恰好达到平衡);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及总压强如下表:
物质的量/mol总压强/kPa
CO2H2CH3OH(g)COH2O(g)
起始0.50.9000p0
平衡n0.3p
若反应Ⅰ、Ⅲ均达到平衡时,p0=1.4p;则表中n=_______;0~t min内,CO2的分压变化率为_______kPa·min⁻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用含p的式子表示)。
(3)CO2催化加氢制甲烷涉及的反应主要有:
主反应:
副反应:
若将CO2和H2按体积比为1∶4混合(n=5mol);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容器中,发生反应(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反应相同时间,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①a点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a)_______(填“>”、“=”或“<”)v(a)。
②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_______(填“主反应”或“副反应”)。
③350~400℃;CO2转化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
2 . 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SO3(g)+NO(g)=NO2(g)+SO2(g) ∆H1=+41.8kJ·mol-1
②2SO2(g)+O2(g)=2SO3(g) ∆H2=-196.6kJ·mol-1
则2NO2(g)=2NO(g)+O2(g)的∆H=_______
(2)NO作为主要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研究人员用活性炭对汽车尾气中的NO进行吸附,并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H<0.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NO气体,反应相同时间时,测得NO的转化率α(N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中,达到平衡的点是_______;温度为1100K时,N2的平衡体积分数为_______
(3)现代技术用氨气将汽车尾气中的NOx还原为N2和H2O,反应原理是NO(g)+NO2(g)+2NH3(g)3H2O(g)+2N2(g) ∆H<0。
①实际生产中NO(g)+NO2(g)+2NH3(g)3H2O(g)+2N2(g)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②500℃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1molNO2和2molNH3,8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3的转化率为40%,体系压强为p0MPa,则0~8min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mol·L-1·min-1,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用含p0的代数式表示,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 . 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将其隔绝空气加热到200℃开始分解为FeO和CO2,若将其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则生成Fe2O3
(1)已知25℃、101kPa时:
①C(s)+O2(g)=CO2(g) △H=-393 kJ/mol
②铁及其化合物反应的焓变示意图如图1:

请写出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据报道,一定条件下Fe2O3可被甲烷还原为“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为:Fe2O3(s)+3CH4(g)2Fe(s)+3CO(g)+6H2(g) △H
①反应在3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减少4.8g,则该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Fe2O3(s)和CH4(g)置于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铁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v(CO)=2v(H2)
③在容积均为V L的I、II、III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纳米级”的金属铁,然后分别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此时Ⅰ、Ⅱ、Ⅲ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上述反应的△H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④甲烷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图3所示(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则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1mol e-转移时,有_______(填">"“<”或“=”)3.2g铜溶解。

(3)Fe2O3还可以用来制备FeCl3,通过控制条件FeCl3可生成聚合物,其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yH+。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铁粉          c.升温          d.加入少量Na2CO3
2021-03-18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CO、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
I.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H1=-116kJ·mol-1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2)已知:CO(g)+2H2(g)CH3OH(g)     △H1=-116kJ·mol-1
CO(g)+O2(g)=CO2(g)     △H2=-283kJ·mol-1
H2(g)+O2(g)=H2O(g) △H3
化学键H—HO=OO—H
键能/KJmol-1436498463.5

则△H3=___,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当温度高于500 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2CO2(g)+6H2(g)C2H5OH(g)+3H2O(g)。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
a.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b.H2的浓度不再改变
c.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

①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
②在700K、起始投料比=1.5时,H2的转化率为___
③在500K、起始投料比=2时,达到平衡后H2的浓度为amol·L1,则达到平衡时CH3CH2OH的浓度为___
Ⅲ.某学习小组以SO2为原料,采用原电池法制取硫酸。该小组设计的原电池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中右侧为___极,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2020-01-1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六校(沈那、昆仑、总寨、海湖、21中、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 ΔH=-392kJ·mol-1,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 ΔH=+131kJ·mol-1,2CO(g)+O2(g)=2CO2(g) ΔH=-564kJ·mol-1,2H2(g)+O2(g)=2H2O(g) ΔH=-482kJ·mol-1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不能节约燃料,但能使炉膛火更旺B.虽不能使炉膛火更旺,但可节约燃料
C.既可使炉膛火更旺,又能节约燃料D.既不能使炉膛火更旺,又不能节约燃料
6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室温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则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清洁能源CH3OH,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 ΔH=-116kJ/mol
如图表示CO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示意图。X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Y1_____Y2(填“<”、“=”、“>”)。

(3)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500℃下发生反应,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进行到4min时,v(正)____v(逆)(填“>”“<”或“=”)。0~4min,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_mol·L−1·min−1
②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
A.v(CH3OH)=3v(H2)
B.CO2、H2、CH3OH和H2O浓度之比为1∶3∶1∶1
C.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
D.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为提高燃料的能量利用率,常将其设计为燃料电池。某电池以甲烷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为电极。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29更新 | 1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碳、氮及其化合物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 —1160kJ/mol
③H2O(g)=H2O(l) △H= —44kJ/mol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已知:反应I:4NH3(g)+5O2(g)4NO(g)+6H2O(g) △H<0
反应II:4NH3(g)+3O2(g)2N2(g)+6H2O(g) △H<0
①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和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I,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Kp(用压强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B.若测得容器内3v(NH3)=2v (H2O)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通入一定量的氮气,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②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上述两个竞争反应I、II。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和2molO2,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该催化剂在低温时选择反应_____(填“I”或“II”)。

③520℃时,4NH3(g)+3O2(g)2N2(g)+6H2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只需列出数字计算式,无需化简)。恒压容器中,为了提高NH3转化为N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降低反应温度 B. 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C.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 D. 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3)已知25℃时HCN 和H2CO3的电离常数(Ka.)如下表:
物质电离常数(Ka)
HCNKa=5×10-10
H2CO3Ka1=4.5×10-7;Ka2=4.7× 10-11

25℃时,测得等体积等浓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pH=11,则c(Na+)、c(H+)、c(CN)、c(OH)、c(HCN)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都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下列方法可处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1) 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ΔH=Q kJ/mol。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NO

1.00

0.58

0.40

0.40

N2

0

0.21

0.30

0.30

CO2

0

0.21

0.30

0.30


①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
②若30 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2∶1∶1,则Q_____________ (填“>”、“=”或“<”) 0。
(2) 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甲所示。


①由图甲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已知 NH3氧化时发生如下反应:
4NH3(g)+5O2(g) = 4NO(g)+6H2O(g)        ΔH1=-907.28 kJ·mol-1
4NH3(g)+6NO(g)=5N2(g)+6H2O(g)            ΔH2=-1811.63kJ·mol-1
则氨气被氧化为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工业选取的最佳催化剂及相应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烟气中的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若所得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c(Na+)=__________________(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4) 某研究小组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将得到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其中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如图丙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a表示_______(填“阴”或“阳”)膜。A-E分别代表原料或产品,其中C为稀硫酸,则A为____________溶液(填写化学式)。
②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