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浸取已粉碎的镍钴矿并不断搅拌,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氧化”时,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已知:的电离方程式为
①“氧化”时,先通入足量混合气,溶液中的正二价铁元素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再加入石灰乳,所得滤渣中主要成分是______
②通入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氧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混合气中不添加,相同时间内氧化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的体积分数高于9.0%时,相同时间内氧化率开始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①将“钴镍渣”酸溶后,先加入溶液进行“钴镍分离”,写出“钴镍分离”反应生成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若“镍钴分离”后溶液中,加入溶液“沉镍”后的滤液中,则沉镍率=______。[已知:,沉镍率=
2024-02-17更新 | 48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 工艺流程综合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七省专用)
2 . 氨是一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铵态化肥。已知:N2(g)+3H2(g) 2NH3(g) ΔH=-91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上述反应的熵变(ΔS)为-198.9J·mol-1·K-1,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温度可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25 ℃B.150 ℃C.1273 ℃D.1457.5 ℃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合成氨气,下列情况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N₂ 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D.H2与 NH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2
(3)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为 (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a、β、γ为反应级数,可取正整数、负整数、0,也可取分数)。 为了测定反应级数,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实验,其结果如下:
序号c(N2)/(mol·L-1)c(H2)/(mol·L-1)c(NH3)/( mol·L-1)反应速率
I111V
2112v
14116v
14216v
①α+β+γ=___________
②已知经验公式为 (其中,Ea、k分别为活化能、速率常数,R、C为常数,T为温度)。在催化剂作用下,测得Rln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催化效率较高的是______(填“Catl”或“Cat2”),在Cat2催化剂作用下。活化能Ea___________
(4)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 l mol N2和3mol H2,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 NH₃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相对甲,乙仅改变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a___________(填“>”、“<”或“=”)b。
②在该条件下,乙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3 .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ⅰ.
ⅱ.
则总反应的________
(2)下列叙述能说明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恒温恒容条件下,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c.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3)常温下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变化的分布曲线如图所示,时,溶液中最主要的含硫微粒是________,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加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压强恒定条件下,进料比分别为,总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的平䚘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
   
(5)在反应条件下,将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混合气进行甲烷处理硫化氢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中分压与的分压相同,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平衡常数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6)某六方硫钒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1所示,图2为该晶胞的俯视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晶体密度为________(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
   
2023-09-11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T16-原理综合题
4 . 研究CO2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Ⅰ.
Ⅱ.
Ⅲ.
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的物质的量为0.5mol;CO的物质的量为0.3mol;此时H2O(g)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2)CO2在Cu—ZnO催化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Ⅲ;此方法是解决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保持温度T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及H2;起始及达到平衡时(t min时恰好达到平衡);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及总压强如下表:
物质的量/mol总压强/kPa
CO2H2CH3OH(g)COH2O(g)
起始0.50.9000p0
平衡n0.3p
若反应Ⅰ、Ⅲ均达到平衡时,p0=1.4p;则表中n=_______;0~t min内,CO2的分压变化率为_______kPa·min⁻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用含p的式子表示)。
(3)CO2催化加氢制甲烷涉及的反应主要有:
主反应:
副反应:
若将CO2和H2按体积比为1∶4混合(n=5mol);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容器中,发生反应(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反应相同时间,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①a点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a)_______(填“>”、“=”或“<”)v(a)。
②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_______(填“主反应”或“副反应”)。
③350~400℃;CO2转化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倡导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将CO2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I.
(1)在催化作用下由CO2和CH4转化为CH3COOH,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1:1充入CO2和CH4,发生反应CO2(g)+CH4(g)CH3COOH(g),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II.研究证明,CO2可作为合成低碳烯烃的原料,目前利用CO2与H2合成乙烯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01kJ·mol-1
反应ⅱ:2CH3OH(g)=C2H4(g)+2H2O(g) ΔH2=-29.98kJ·mol-1
(2)由CO2制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g)+H2O(g)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1”或“2”)步决定。
III.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4)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氢碳比①_______②(填“>”“<”或“=”)。
(5)若起始充入0.5molCO2、1.0molH2,计算Q点的平衡常数K=_______
IV.一种新型短路膜电化学电池可以消除,装置如下图所示:

(6)该装置可用于空气中的捕获,缓解温室效应,由装置示意图可知,_______极移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6 . 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研究者提出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方法一】以NaClO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
(1)溶液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_______L。
(2)实验室利用模拟烟气(模拟烟气中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探究该方法“脱硫”“脱硝”的效果,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①此方法“脱硫”“脱硝”探究实验的最佳温度为_______的脱除率高于,其原因除的还原性比强外,还可能是_______
时,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方法二】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
研究表明,铁基催化剂在260~300℃范围内实现技术的过程如图所示。

(3)根据上述机理,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为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在有氧条件下转化为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若使用锰基催化剂(活性物质为)代替铁基催化剂,烟气中含有的会使催化剂失效而降低脱除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催化剂失效的原因:_______
(5)向反应体系中添加可显著提高脱除率,原因是反应生成和阴离子M;阴离子M再与发生反应转化为,则阴离子M为_______
7 . 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对CO2回收或加以利用对缓解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意义十分重大,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CO(g)+H2O(g) H2(g)+CO2(g) △H=-41kJ•mol-1
②C(s)+2H2(g) CH4(g) △H=-72kJ•mol-1
③2CO(g) C(s)+CO2(g) △H=-171kJ•mol-1
写出H2与CO2反应生成H2O(g)和CH4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以CO2与NH3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2NH3(g)+CO2(g) CO(NH2)2(s)+H2O(g) △H<0。
①T℃时,若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NH3和1mol CO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75倍。则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1mol CO2和1mol H2O,NH3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以下有利于提高NH3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恒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恒压低温            d.高温低压
②合成尿素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表示正反应平衡常数的曲线为___________(填“a”或“b”);理由为___________

(3)酸性条件下,对CO2进行电解可制取工业原料乙烯,其工作的原理如图乙所示,电解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诊断(12月)考试化学试题
8 . 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因此碳的利用、捕集和减排成了研究的重点。
(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I:CO2(g)+4H2(g)CH4(g)+2H2O(g) ΔH1=-164.9kJ·mol-1
反应II: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则CH4(g)和H2O(g)重整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CO2和H2按体积比1:4混合(n=5mol),匀速通入装有Ru/TiO2催化剂的反应容器中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反应相同时间,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随温度变化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①a点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a)___________v(a)(填“>”“=”或“<”)。
②Ru/TiO2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主要选择____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II”)。
③350℃~400℃温度区间,CO2转化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④350℃时,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5L,求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L2·mol-2
(3)常温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的溶液,则溶液中c(CO):c(H2CO3)=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H2CO3:Ka1=4.5×10-7、Ka2=4.7×10-11)


(4)Na−CO2电池可以实现对CO2的利用,该类电池放电的反应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请写出正极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9 . I. 已知:H2O2可看作二元弱酸。
(1)请写出H2O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的酸式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分析H2O2的催化分解原理。
(2)I催化H2O2分解的原理分为两步,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aq)=2H2O(l)+O2(g) △H<0,若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aq)+I(aq)=IO(aq)+H2O(l) △H>0 慢反应,则第二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H <0 快反应
(3)能正确表示I催化H2O2分解原理的示意图为______

II. 丙烯(C3H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发生的主要反应及能量变化如下图,主反应为丙烷脱氢反应,副反应为丙烷裂解反应

已知主反应:v= kp(C3H8),v= kp(C3H6)·p(H2)。
其中v、v 为正、逆反应速率,k、k为速率常数,p为各组分的分压。
(4)下表中为各物质的燃烧热,计算丙烯的燃烧热为△H = ______ kJ·mol-1
H2CH4C2H4
△H /kJ·mol—1-285.8-890.3-1411.0

副反应丙烷裂解制乙烯的过程中,其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在T1、T2、T3不同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3H8,开始时容器的压强分别为p1、p2、p3,仅发生主反应,丙烷转化率(α)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B、D三点中,k/k 值最大的是_________
②A、B、C、D四点中,v 最大的是_________
10 . 在金催化剂表面上进行某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效应>0
B.反应过程中发生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另一高效催化剂可使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步骤的反应式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