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Ⅰ.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工业上用CO为原料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1)由图甲可知该反应使用催化剂的途径是___________(填写“a”或“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图乙是反应中部分物质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3)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ρ)的变化如图丙所示。
___________(填“>”“<”或“=”)。
②比较图丙中A、B、C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___________(从大到小排列)。
③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点A时,容器的体积为20L,T1℃时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Ⅱ.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表1:25℃时浓度为两种溶液的
溶质
9.711.6
表2: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4)①根据表1能不能判断出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溶液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t℃时,为白色沉淀,为砖红色沉淀,在时,向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且不断搅拌,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 . 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Ⅰ室溶液中,锌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并存在电离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Ⅰ室溶液中浓度增大
B.放电时,Ⅱ室中的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Ⅰ室
C.充电时,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D.充电时,每生成,Ⅲ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

3 . Ⅰ.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①:CO(g)+2H2(g)CH3OH(g) H1

反应②:CO2(g)+3H2(g)CH3OH(g)+ H2O(g) H2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①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

0.27

0.012


(1)由表中数据判断H1_______0(填“>”、“<”或“=”)
(2)反应CO2(g)+H2(g)CO(g)+H2O(g) H3=_______(用含H1H2的式子表示)。

Ⅱ.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2NH3(g) H=-92.4kJ/mol。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某温度下,若把2molN2与6molH2置于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1min达到平衡状态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3υ(H2)=2υ(NH3)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4)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


(5)相同温度下,有恒容密闭容器和恒压密闭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此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体积分数为,放出热量为Q1,B中的体积分数为,放出热量为Q2。则:a_______b(填“>”、“”或“<”,下同)Q1_______ Q2
4 . 黄血盐[亚铁氰化钾,K4Fe(CN)6]目前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抗结剂),我国卫生部规定实验中黄血盐的最大使用量为10mg/kg。一种制备黄雪盐的工艺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IV过滤所得的废液中含量较多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V所用的试剂X是_____。(填化学式)
(4)工艺中用到剧毒的HCN溶液,含CN-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已知:HCN是一种具有苦杏仁味的无色剧毒液体,易挥发,25℃时Ka(HCN)=6.25×10-10;10-0.35=0.447;溶液中H2CO3、HCO、CO的存在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NaCN中碳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处理含CN-废水的方法:第一步控制pH>10,用NaClO溶液先将CN-不完全氧化为OCN-;第二步控制pH为7.5~8.5,用NaClO溶液完全氧化OCN-生成N2和两种盐(其中一种用于制作面包的发酵粉)。第一步控制强碱性的主要目的是_____,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022-12-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理科)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的和0.6 mol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平衡时_______。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2)平衡后,若提高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A.加了催化剂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加入一定量
(3)若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200300400
K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
②试比较的大小,_______(填“>”、“<”或“=”);
③4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当测得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和2 mol时,则该反应的_______(填“>”、“<”或“=”)。
2022-11-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甲烷以天然气和可燃冰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巨大,充分利用甲烷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在一定条件下重整的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在能源和环境上具有双重重大意义。重整过程中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   
   
则:①过程Ⅱ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有过程Ⅰ投料比______,过程Ⅱ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
③该技术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甲烷裂解法制取乙炔,反应为:。甲烷裂解时还发生副反应:。甲烷裂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的对数即lg P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1725℃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达到平衡时生成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②1725℃时,若图中,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注:用平衡分压Pa代替平衡浓度进行计算)。
③根据图判断,   _____0(填“>”或“<”)。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3)工业上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合成气(CO、),发生反应为:   图2中a、b、c、d四条曲线中的两条代表压强分别为1MPa、2MPa时甲烷含量曲线,其中表示2MPa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实际生产,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 . 利用“萨巴蒂尔反应”,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将CO2转化为CH4和水蒸气,配合O2
生成系统可实现O2的再生。回答下列问题:
I.萨巴蒂尔反应为CO2(g)十4H2(g)CH4(g) + 2H2O(g) ∆H
(1)已知25°C和101 kPa时,①H2(g)的燃烧热△H=- 285. 8 kJ●mol-1
②CH4(g)的燃烧热∆H=- 890. 3 kJ●mol-1
③H2O(g)=H2O (l) ∆H=-44.0 kJ●mol-1
则萨巴蒂尔反应的∆H=_______kJ●mol-1
(2)萨巴蒂尔反应的前三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Pt/SiO2表面的物质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从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到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反应历程中最小能垒(活化能)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CO2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O发生氧再生反应:CO2(g) +2H2O(g) CH4(g)+ 2O2(g) ∆H=+802.3 kJ●mol-1
(3)恒压p0条件下,按c(CO2) : c(H2O)=1 : 2投料,进行氧再生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35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为了提高CO2的转化率,除升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写出一条)。

(4)氧再生反应还可以通过酸性条件下半导体光催化转化实现,反应机理如图甲所示:

①光催化CO2转化为CH4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CH4的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300~400℃之间,CH4生成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

(5)氧再生反应所需的能量可由合成氨反应提供。合成氨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如下:N2 (g) +3H2(g) 2NH3(g) ∆H= -92.4 kJ●mol-1 ∆S=-200J·K-1●mol-1常温(298 K)下,合成氨反应的自由能∆G=_______ kJ ●mol-1, 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022-09-16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西部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8 . 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严重时导致雾霾。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在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4mol的NO和0.4mol的CO,发生该反应时,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
②在T1温度下,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③在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也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也是空气污染源,假设用酸性溶液吸收煤燃烧产生的,请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加以回收,可降低碳的排放。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为原料制备的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电极名称: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b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吸收气体。现以的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气体。假设采用溶液吸收(假设吸收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当溶液中达到___________时,开始沉淀。()
2021-12-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反应:ΔH,可减少CO2排放,并合成清洁能源。
(1). 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 H2O(g)+CO (g) ΔH1=+41 kJ·mol-1
②CO(g)+2H2 (g) CH3OH(g) ΔH2=-90 kJ·mol-1
总反应的ΔH =___________kJ·mol-1;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2). 500 ℃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CO2和8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t=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CO2)=1.0 mol。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 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并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合成甲醇,经相同反应时间测得CO2的转化率[α(CO2)]与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T1~T2 ℃时,CO2的转化率升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温度为T2~T3 ℃时,CO2的转化率降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10 .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
①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干冰汽化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⑥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___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①从3min到9min,v(CO2)=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点时v(正)__v(逆)(填﹥、﹤或=,下同);第9分钟时v(CH3OH)___第3分钟时v(CH3OH)。
②若已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CH3OH(g)时放出热量为4.9kJ,而上述反应的实际放热量总小于49kJ,其原因是___
(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微生物燃料电池,负极为___(填“a”或“b”)。
②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
③当电路中有0.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___mol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