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A、B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如图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个.
若元素R与氧同主族,下列事实能说明R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稳定性:     C.沸点:
若化合物B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答题必须用具体物质表示
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_____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化合物B可与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反应产物与反应Ⅲ相同.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当1mol的化合物B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注:反应条件相同、所有物质均为气体
2 . 氮的重要化合物如氨(NH3)、肼(N2H4)、三氟化氮(NF3)等,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H2O(l)=H2O(g) △H1=44.0 kJ·mol1
N2(g)+O2(g)=2NO(g) △H2=229.3 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 △H3=-906.5 kJ·mol1
4NH3(g)+6NO(g)=5N2(g)+6H2O(l) △H4
则△H4_______kJ·mol1
(2)使用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
①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 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1所示,则N2H4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任写一种)。

图1                                                图2
(3)在微电子工业中NF3常用作氮化硅的蚀刻剂,工业上通过电解含NH4F等的无水熔融物生产NF3,其电解原理如上图2所示。
① 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电极为电解池的_____________(填“阴”或“阳”)极,写出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还会生成少量氧化性极强的气体单质,该气体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3 . 氨和二氧化碳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氨在农业、化工和国防上意义重大。
(1)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2(g)+O2(g)=2NO(g) ΔH1=+a kJ·mol-1
②4NH3(g)+5O2(g)4NO(g)+6H2O(g) ΔH2=-b kJ·mol-1
a、b均大于0,则反应4NH3(g)+6NO(g)=5N2(g)+6H2O(g)的ΔH3=___________ kJ·mol-1(用a、b表示)。
(2)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g) ΔH<0,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 C.
Ⅱ.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g) ΔH<0。
(3)在一定的温度下,向2.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2 mol NH3和0.1 mol CO2,测得反应时间与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010203040506580100
总压强p/
(100 kPa)
9.07.56.35.75.24.94.64.54.5

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在恒容的绝热容器中投入0.2 mol NH3和0.1 mol CO2进行化学反应,下列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v(H2O)=2v(NH3) ③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④NH3和CO2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变
Ⅲ.CO2溶于水形成H2CO3,已知常温下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4×10-7Ka2=4.7×10-1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7×10-5
(5)NH4HCO3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反应NH +HCO +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25 ℃时,Al(OH)3Ksp=8.0×10-33。若要使某铝盐溶液中的Al3+的浓度降至1.0×10-6 mol·L-1,则需要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___________(已知lg5≈0.7)。
2020-12-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SO2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大SO2的处理力度,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当务之急。SO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燃煤烟气、硫酸工业尾气、冶金工业烟气等。
(1)“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CO与NO转化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催化转换器”提高空气酸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水将燃煤烟气中的SO2转化成NH4HSO3。该法是利用了SO2________(填选项字母编号)
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氧化物性质
(3)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CO、CH4、H2)将燃煤烟气中SO2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主要发生了下列反应:
2H2(g) +SO2(g)= S(g) + 2H2O(g)        H1 = + 90.4kJ▪mol-1
2CO(g) +O2(g)= 2CO2(g)                  H2 = - 566.0kJ▪mol-1
S(g) +O2(g)= SO2(g)                         H3 = - 574.0kJ▪mol-1
试写出CO将SO2还原成S(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转化成硫酸,同时获得电能。装置如图所示(电极均为惰性材料):

①溶液中的H+移向_______。(填“M”或“N”)
②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A、B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B ________
(5)利用硫酸钠溶液吸收冶金工业烟气中SO2,再用惰性电极电解,能获得所需的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电解后A极区得到硫酸,则B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解后A极区析出硫磺,则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17-11-19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醇又称“木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并常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1)工业上可利用CO2和H2生产甲醇,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l)+H2O (g)       △H=Q1kJ·mol-1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1/2 O2(g)CO2(g)+2H2(g)       △H=Q2kJ·mol-1
②H2O(g)=H2O(l) △H= Q3kJ·mol-1
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过量氯气用Na2S2O3除去,反应中被氧化为。若过量的氯气为1×10-3mol,则理论上生成的_______mol。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甲醇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

(4)写出甲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5)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t1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原混合溶液中 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设溶液体积不变)
(6)当向上述甲装置中通入标况下的氧气336mL时,理论上在铁电极上可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g。
(7)若使上述电解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5.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克。(已知1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C,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 已知X、Y是两种性质相似的短周期元素。
Ⅰ.若X、Y是相邻相似,它们的单质都必须采用电解法制备,但都无需密封保存,
(1)X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2)Y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___
Ⅱ.若X、Y是同族相似,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3)I2O3以氧化XO,常用于测定XO含量,已知:①2I2(s)+5O2(g)=2I2O5(s)△H=-75.66kJ·mol-1
②2XO(g)+O2(g)=2XO2(g) △H=-566.0kJ·mol-1。请写出XO(g)与I2O5(s)和X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工业上用X单质与Y的氧化物反应制取Y单质的过程中,YO是反应中间产物,隔绝空气时YO和NaOH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Na2Y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X、Y是对角相似,X、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都有强氧化性。
(5)下列试剂都可以证明X、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都有强氧化性的是_________
A.铁片B.铜片C.二氧化硫D.木炭

(6)HA是含有X元素的一元酸,常温下,将0.2mol/L的HA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假设溶液体积可以相加)中部分微粒组成及浓度如右图所示,图中N表示______(填微粒符号)。

(7)某化工厂设计要求:空气中YO2含量不得超过0.02mg/L。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YO2含量:准确移取10mL5×104mol/L的标准碘水溶液,注入试管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假设该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则他抽气的次数至少为_______次时方可说明该厂空气中的YO2含量达标。
2019-01-30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7 . 砷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砷有两种常见的弱酸,砷酸(H3AsO4)和亚砷酸(H3AsO3)。已知砷酸(H3AsO4)的pKa1、pKa2、pKa3依次为2.25、6.77、11.40(pKa=-lgKa)。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s(s)+H2(g)+2O2(g)=H3AsO4(s) ΔHl
H2(g)+O2(g)=H2O(1) ΔH2
As(s)+O2(g)=As2O5(s)ΔH3
则反应As2O5(g)+3H2O(1)=2H3AsO4(s) ΔH=_________
(2)写出砷酸(H3AsO4)的第二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2AsO4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试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砷酸(H3AsO3)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下图所示。

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2~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可逆反应AsO+I2+2OH-AsO+2I-+ H2O。设计如下图Ⅰ所示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按图Ⅰ装置加入试剂并连接装置,电流由C2流入C1。 当电流变为零时,向图Ⅰ装置左边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2mol/L盐酸,发现又产生电流,实验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①图Ⅱ中AsO的逆反应速率:a____b( 填“ >”、” <”或“ =” )。
②写出图Ⅱ中c点对应图Ⅰ装置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2v(I-)=v(AsO) b.溶液的pH不再变化
c.电流表示数变为零            d.溶液颜色不再变化
2018-03-03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理综化学试题
8 . 脱除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和NO2)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课题。
(1)早期是利用NH3还原法,可将NOx还原为N2进行脱除。
已知:①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kJ·mol-1
②N2(g)+O2(g)2NO(g)        ΔH=+180kJ·mol-1
③H2O(g)H2O(l) ΔH=-44kJ·mol-1
写出常温下,NH3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
(2)以漂粉精溶液为吸收剂可以有效脱除烟气中的NO。
①漂粉精溶液的主要成分是Ca(ClO)2,若吸收过程中,消耗的Ca(ClO)2与吸收的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则脱除后NO转化为__
②某一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温度下相同浓度漂粉精溶液对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中,40~60℃NO脱除率上升可能的原因为__;60~80℃NO脱除率下降可能的原因为__

(3)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去除NO
第一步:NO在碱性环境中被Na2S2O8氧化为NaNO2
第二步:NaNO2继续被氧化为NaNO3,反应为++2OH-+2+H2O。
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脱除率与过硫酸钠(Na2S2O8)初始浓度(指第二步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d四点平衡常数K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原因是__
②若a点(0.1,40%)时,的初始浓度为amol·L-1,平衡时pH=13,则65℃时,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已知65℃时Kw=1.0×10-13
(4)利用新型材料光催化脱除NO法如图所示。
某电化学小组将过程A、B设计成酸性电解池反应,则该反应中阴极反应方程式为___
2020-06-18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综化学试题
9 .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含有碘离子的溶液需回收处理。
(1)“硫碘循环”法是分解水制备氢气的研究热点,涉及下列两个反应:
反应Ⅰ:SO2(g)+I2(aq)+2H2O(l)=2HI(aq)+H2SO4(aq)       △H1
反应Ⅱ:HI(aq)=1/2H2(g)+1/2I2(aq)     △H2
①反应:SO2(g)+2H2O(1)=H2SO4(aq)+H2(g)的△H=_________(用△H1、△H2表示)。
②反应I发生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I2(aq)+I-(aq) I3-(aq),其反应速率极快且平衡常数大。现将1mol SO2缓缓通入含1mol I2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n(I3-)]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开始阶段。N(I3-)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用海带提取碘时,需用氯气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酸性条件下,若氯气过量就能将碘单质进一步氧化成碘酸根离子,写出氯气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用新型材料Ag/TiO2对溶液中碘离子进行吸附研究。如图2是不同PH条件下,碘离子吸附效果的变化曲线。据此推断Ag/TiO2材料最适合吸附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的I-
(4)氯化银复合吸附剂也可有效吸附碘离子。氯化银复合吸附剂对碘离子的吸附反应为I-(aq)+AgCl(s)
AgI(s)+Cl-(aq),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I-)=________[用c(Cl-)、Ksp(AgCl)和Ksp(AgI)表示]。该方法去除碘离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017-02-24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联盟大联考高三2月联考化学试卷
10 .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4NH3(g)+3O2(g)=2N2(g)+6H2O(g) H
查阅资料可得有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N≡NH-ON-HO=O
E/ (kJ·mol-1)946463391496

由此计算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kJ·mol-1
(2)已知:N2(g)+O2(g)=2NO(g) K1
N2(g)+3H2(g)=2NH3(g) K2
2H2(g)+O2(g)=2H2O(g) K3
注:K1、K2、K3分别为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①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水)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②一定条件下,将4molNH3和5.2molO2混合于容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经过10s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浓度为0.4mol/L则0到10s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③若上述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在25s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15~30s这个阶段体系中NH3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再充入4molNH3和5.2molO2,再次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增大
B.恒温恒容,当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D.当2v(NO)=3v(H2O)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4)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可生成(NH4)2SO3,请判断常温下(NH4)2SO3溶液的酸碱性并通过计算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3×10-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