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
A.将TiCl4加入水中并加热使其转化为TiO2·xH2O
B.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HCO+H2OCO+H3O+
C.乙烯聚合为聚乙烯的反应是熵减的过程,却能够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的△H<0
D.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再加入相同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变
2023-08-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二上·江西上饶·期中
2 . 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ΔH<0B.2CO(g)=2C(s)+O2(g)   ΔH>0
C.N2(g)+3H2(g)2NH3(g)   ΔH<0D.CaCO3(s)=CaO(s)+CO2(g)   ΔH>0
2023-08-19更新 | 1784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溶解焓变相近,      ,则
B.   
C.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可能发生
D.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
4 . 化学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再加入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变
B.将TiCl4 加入水中并加热可使其转化为TiO2xH2O
C.乙烯聚合为聚乙烯的反应是熵减的过程,却能够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的H0
D.Na2CO3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2H2OH2CO3+2OH-
2023-07-3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791K时在密闭刚性容器中乙醛发生分解:。容器内总压强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242~384s,CH3CHO的平均消耗速率约为
C.若添加催化剂,随t的变化关系可能如曲线a所示
D.若在891K下进行该反应(其他条件不变),t=1070s时
2023-05-31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6 . 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NaHS(s)+CS2(l)=Na2CS3(s)+ H2S(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S3能被氧化B.Na2CS3溶液显碱性
C.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D.CS2的热稳定性比CO2的差
2023-05-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关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B.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反应自发进行的临界温度会降低
C.恒容条件下,通入He和Ar组成的混合气体,压强会增大,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D.恒容条件下,可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来提高转化率并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8 . 在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需经过铜氨液处理,目的是除去其中的CO,其反应为[Cu(NH3)2]++CO+NH3[Cu(NH3)3CO]+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上述反应S<0
C.铜氨液处理过程中Cu+的配位数增多D.低温高压有利于铜氨液吸收CO
2023-04-11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不同状态的镁中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
C.常温下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值减小
D.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的值增大
2023-03-1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
14-15高二上·湖北武汉·期末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
B.2Ag(s)+Cl2(g)= 2AgCl(s) ΔH=-127 kJ·mol-1
C.2HgO(s)=2Hg(l)+O2(g) ΔH=+91 kJ·mol-1
D.2H2O2(l)=O2(g)+2H2O(l) ΔH=-98 kJ·mol-1
2023-02-21更新 | 677次组卷 | 76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