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现代医学证明“痛风”的病因与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有关,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主要原理为:
(尿酸)(尿酸离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尿酸的电离方程式
B.反应②的,因此热敷能减轻关节疼痛
C.饮食中摄入过多食盐,容易诱发痛风
D.“痛风”患者应控制摄入产生较多尿酸的食物
2023-01-12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钒被称为“工业味精”,在发展现代工业、国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V2O5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以V2O5为原料制备氧钒(IV)碱式碳酸铵晶体,此晶体难溶于水,其化学式为(NH4)5[(VO)6(CO3)4(OH)9]·10H2O,是制备热敏材料VO2的原料。过程如下:
V2O5 VOCl2溶液(NH4)5[(VO)6(CO3)4(OH)9]·10H2O
已知:①氧化性:V2O5 > Cl2;②VO2+能被O2氧化。
(1)步骤I 中除生成VOCl2外,还生成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产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只用浓盐酸与V2O5反应也能制备VOCl2溶液,但从环保角度分析,使用N2H4·2HCl的目的是_______
(2)步骤II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①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VO2+被氧化,上述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c→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良好后,加入试剂,开始实验,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将析出的产品过滤,用饱和NH4HCO3溶液洗涤。请从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使用饱和NH4HCO3溶液洗涤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
(4)测定粗产品中钒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称量a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稀硫酸溶解后得到VO2+的溶液,加入0.02mol·L1 KMnO4溶液至稍过量,加入某还原剂除去过量KMnO4溶液,最后用cmol·L1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VO+Fe2++2H+=VO2++Fe3++H2O),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以VO2+计,式量为67)。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3-03-17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二模测试化学试题
3 . 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处理再利用有多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热分解法
反应原理为,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测得不同温度下分解反应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
(2)该反应的ΔH _______0(选填“>”、“<”或“=”)。
(3)温度为时,当混合气体的______________不变时,可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4)温度为时,反应从开始到P点时,用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5)某温度时,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容器中加入等量,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各容器中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之后,的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Ⅱ.活性炭吸附氧化法
可用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吸附氧化,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6)该方法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7)其他条件不变时,水膜的酸碱性与厚度会影响的去除率。
①适当增大活性炭表面的水膜的去除率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若水膜过厚,的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2022-12-16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统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中,现象及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对于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B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反应后再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红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D溶液中先通入足量,再通入气体无沉淀生成不能和反应生成和HCl
A.AB.BC.CD.D
2022-04-29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电镀铜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I证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验证铁发生吸氧腐蚀
A.AB.BC.CD.D
2022-01-14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化学(上海C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6 . 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元素,工业上,生活中到处可见。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碳达峰是指全球或一个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时间点达到历史最高点,即碳峰值。
碳中和是指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从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
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和水到淀粉(C6H10O5)n的从头合成。相关工作于2021年9月2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实现 “从0到1”的突破。
(1)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有很多,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以下4例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a. 6CO2+6H2OC6H12O6 b.CO2+3H2CH3OH十H2O
c.CO2+CH4C6H12COOH d.2CO2+6H2CH2=CH2+ 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2)虽然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表达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仔细探索其中的过程,会发现其反应非常复杂,需要60多个步骤。而我国科学家,不用生物细胞,单纯用工业的方式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并且,大大缩短了自然光合作用的步骤,设计出一条只有11个步骤的“捷径”。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第十一个步骤已经成功完成___________
第一个步骤是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CH3OH),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49.0 kJ;某科学实验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3)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该反应在0~3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molL-1•min-1)(保留3位有效数字);a点、b点、c点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 (选“a” “b” 或“c”)并解释原因_____
(4)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5)金属钠既可以与水反应又可以与甲醇反应, _____(填“水”、或“甲醇”)与钠反应速率更剧烈。在温度t℃下,某NaOH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t__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x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
序号NaOH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
20.000.008
20.0020.00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x为___________
2021-12-27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7 . 氯化铜、氯化亚铜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中以粗铜粉(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铜的氯化物,流程如图:

(1)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与粗铜粉反应(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正确的顺序是a→__(填小写字母)。

(2)上述流程中,所得固体Ⅰ需要加稀盐酸溶解,其目的是__;操作②的方法是___
(3)溶液Ⅰ可加试剂X__(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
(4)检验溶液II中是否含有杂质离子的试剂是__。向溶液Ⅱ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在溶液II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同学欲探究其原因,查文献知:Cu(H2O)(aq)(蓝色)+4Cl-(aq)CuCl(aq)(绿色)+4H2O(l)
(5)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___
(6)为测定原料CuCl2•xH2O中结晶水的数目x,可采取如下方案:
①完成实验操作步骤。
a.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氯化铜晶体
b.在坩埚中充分灼烧
c.在__(填仪器名称)中冷却
d.称量所得黑色固体质量
e.重复b~d操作直至__
②若氯化铜晶体质量为3.384g,最终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600g,则x=__(精确到0.1)。
③若称量操作无误,但最终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5%,写出可能导致该结果的一种情况___
2021-12-31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BCD
收集HCl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验证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A.AB.BC.CD.D
2020-10-23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工业上用途十分广泛。最近中国科学家成功研究由合成气制备乙醇的新工艺,具体制备路线如下所示:

(1)制备甲醇的原理为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变能化如图所示,生产中为同时提高甲醇的产率和反应速率,可采取措施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若该反应加入催化剂,请在答题纸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
(3)制备二甲醚的原理为2CH3OH(g)= CH3OCH3(g)+H2O(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在2 L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分钟后,测得甲醇减少16 g,则二甲醛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
(4)CH3COOCH3和H2制备乙醇的反应中,还有另一产物生成,该物质在上述转化路线中循环使用,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且每步都反应完全,通过以上制备路线消耗8.4 kgCO时,理论上可制取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证明乙醇中是否含有CH3COOCH3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2020-10-2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以下是处于研究阶段的“人工固氮”的新方法。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2(g)+6H2O(l)4NH3(g)+3O2(g)-1530.4kJ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在答题纸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___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___
a.平衡常数K增大          b.H2O的浓度减小
c.容器内的压强增大        d.v(O2)减小
(3)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条件:2L容器、催化剂、光、N21mol、水3mol、反应时间3h):
序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t/℃30405080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第四组容器中3小时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第四组容器内NH3生成量最小的可能原因是___
(4)若用该反应进行工业生产,请选择适宜的条件___
(5)氨水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弱碱。
①向滴有少量酚酞试液的稀氨水,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可观察到___,则证明—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②向盐酸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___
a.c(C1-)=c(NH4+)>c(H+)=c(OH-)
b.c(C1-)>c(NH4+)=c(OH-)>c(H+)
c.c(NH4+)>c(OH-)>c(C1-)>c(H+)
d.c(OH-)>c(NH4+)>c(H+)>c(C1-)
2020-03-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