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实验结论
A比较CH3COO-的水解常数分别测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Kh(CH3COO-)<Kh()
B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D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ZnS)>Ksp(CuS)
A.AB.BC.CD.D
2023-12-1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I.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该反应,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时改变某一条件,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v(正)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判断,在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
②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或“=”)。
Ⅱ.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如图丙所示为气体分解生成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3)___________(填“>”“<”或“=”)0。
(4)图丙中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图丙中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3-12-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用pH计测量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的pH比大,说明酸性比
B溶液加热后置于冷水中溶液由黄绿色变为蓝绿色,说明降低温度向逆方向移动
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固体溶液颜色变浅,说明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D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再滴加4滴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说明
A.AB.BC.CD.D
2023-12-13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一定温度下,烧杯中有25mL对二甲苯和5mL水,加入bmol HA后充分搅拌并完全溶解,静置平衡后HA在对二甲苯(PX)中浓度为,在水(W)中浓度为。已知:
①实验条件下HA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只与温度有关):
②HA不能在对二甲苯中电离,在水中电离平衡常数
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溶液中
B.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对二甲苯,减小
C.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20mL水,平衡后
D.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aOH固体,使,平衡后
5 .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②和③的速率方程分别为,其中分别为反应②和③的速率常数,反应③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测得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012345
0.1600.1130.0800.0560.0400.0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若增大容器容积,平衡时Y的产率增大
C.若,平衡时
D.若升高温度,平衡时减小
6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7 . 实验室以LiCoO2废渣为原料制备CoCO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Co2+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2HA(有机层)+Co2+(水层) CoA2(有机层)+2H+(水层)
(1)为了提高酸浸过程中钴的浸出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适当提高酸浸温度B.缩短酸浸时间
C.增加LiCoO2废渣的投入量D.将LiCoO2废渣粉碎并适当加快搅拌

(2)“酸浸还原”中,LiCoO2在Na2SO3的作用下转化为Li2SO4和Co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萃取”时加入试剂M,试剂M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向有机相中加入试剂M溶液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为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Ksp[Co(OH)2]=2×10-15。若反萃取后的溶液中c(Co2+)=0.02mol•L-1,则“沉淀”过程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沉淀”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1-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8 . 一定温度下,把0.3molM(g)和0.1molN(s)加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5s反应达到平衡,0~5s内P(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同时生成0.1molQ(g)。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为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C.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的,再次达到平衡时的平衡浓度增大
D.若起始时加入,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
2023-11-09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23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对分别与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药品:溶液();溶液();
溶液()。
实验过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溶液呈紫色,静置后紫色迅速褪去,久置后出现淡黄色浑浊溶液呈紫色,静置后紫色褪去,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溶液呈紫色,静置后紫色缓慢褪去,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ⅰ.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发生反应
ⅱ.(暗紫色),无明显现象
(1)配制溶液时,需要用盐酸酸化,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
(2)对实验I中现象进行分析:
①查阅资料:可将氧化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②结合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中先出现紫色,后紫色褪去的原因_____
(3)为探究实验Ⅱ和Ⅲ中紫色褪去快慢不同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紫色褪去时间紫色褪去时间
①试剂X是_____
②由实验Ⅳ和实验Ⅴ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3-11-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回收“分银渣”中的银,过程如下:

①Ⅰ中反应:(杂质不反应)
②在上述反应的温度下,
(1)过程Ⅰ中,向溶液中加入分银渣,10分钟后,固体质量减少,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分银”时,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不变,反应Ⅰ在敞口容器中进行,若反应时间过长反而银的产率降低,银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4)配平步骤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Ⅲ中回收液可直接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浸出率降低。从回收液离子浓度变化和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023-11-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等级考 )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