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从某冶锌工厂的工业废料[除ZnO外,还含有铋(Bi)、锗(Ge)等的氧化物]中回收几种金属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工业流程如图:
   
(已知:Ge4+易水解)
(1)下列措施更有利于完成“酸浸1”目的,提高“酸浸1”浸取率的是______(填字母)。
A.延长酸浸时间B.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C.酸浸过程中不断搅拌D.增多工业废料的用量

(2)“酸浸2”时Bi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沉锗”的反应原理为Ge4++2H2RGeR2↓+4H+,该操作中需调节pH约为2.5,不能过高或过低,其原因是______
(4)①ZnO的一种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Zn原子周围紧邻的O原子个数为______

            图1
②ZnO也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晶体中部分O原子被N原子替代后可以改善半导体的性能,Zn-N键中离子键成分百分数小于Zn-O键,从元素电负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______
③加热ZnSO4•7H2O固体,固体质量保留百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105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图2
2023-11-03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化学试题
2 .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氧化性几乎相同。
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n铜粉和m()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0.01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0.1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4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1)基态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i.步骤a除去的原理是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b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分别取实验Ⅰ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实验Ⅲ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仅将氧化为+1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a物质为___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___
   
3 . 实验小组探究酸对平衡的影响。将0.005 mol/L 溶液和0.01 mol/L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红色溶液。取两等份红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1)水解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学认为加入酸后,会使体系中___________浓度改变,导致该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
【设计并实施实验】
      
【查阅资料】
均能发生络合反应:
(黄色);(无色)。
实验I.探究现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向2 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向2 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3 mol/L 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
(3)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结果,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a:___________
实验Ⅱ.探究现象b中溶液呈浅黄色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取1 mL 0.0025 mol/L溶液(无色),加入1 mL 0.01 mol/L KSCN溶液,再加入5滴1.5 mol/L 溶液溶液先变红,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
取1 mL 0.005mol/L 溶液,_____________溶液为无色
(5)结合实验③可推测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可能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
(6)乙同学进一步补充了实验④,确证了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种,请将实验④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023-10-30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存在Cl2(g)+H2O(l)⇌HClO(aq)+H+(aq)+Cl-(aq),向平衡体系加水,c(Cl-)/c(HClO)不变
B.室温下向10mL0.1mo1•L-1的氨水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增大
C.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中,c(H+)相等
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SO2并进行性质探究。

Ⅰ.制备干燥的SO2
(1)制备SO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原理制备收集干燥SO2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3)溶液X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Ⅱ.SO2性质的探究
研究性学校小组将纯净的SO2通100 mL溶液Y中,进行SO2性质的探究。
探究活动1:SO2的氧化性

(4)Y是Na2S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Na2S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溶液最多可以吸收标况下的SO2体积为___________mL(不考虑SO2的溶解)。
探究活动2:SO2的溶解性和酸性
(5)若Y为石蕊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6)若Y为1 mol/L的NaOH溶液,通入2.24 L SO2(标准状况下),得到的溶液中:___________(用溶液中的含硫微粒浓度表示)。
探究活动3: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
实验溶液Y现象
11 mol/L FeCl3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溶液红棕色逐渐消失,1 h后变为浅绿色
21 mol/L FeCl3溶液和HCl混合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实验1中出现红棕色的原因,研究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得:作用可以生成红棕色的配离子:(红棕色)。
(7)实验2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结合速率与平衡的知识,解释实验1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9)解释实验2的现象与实验1的现象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10-23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钼系催化剂广泛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生产中,通常利用加碱焙烧——水浸取法从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MoS、NiS、V2O5、Al2O3)中提取V2O3,其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①MoO3、V2O5、Al2O3均可与纯碱反应生成对应的钠盐,而NiO不行。
②高温下,NH4VO3易分解。
③溶液的酸性较强时,+5价钒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X中生成的气体主要有_______(填化学式)。
(3)沉钼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沉钒过程中,一般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_______
(5)沉钒过程中,沉钒率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沉钒率随溶液pH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6)金属钼的晶胞如图丙所示,已知钼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钼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钼原子的半径_______pm。
   
2023-10-19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化学试题
7 . 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现向该容器内充入1.0 mol·L-1的CO2,此时压强为P0KPa,反应过程中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CO2的转化率为20.0%
B.时,该反应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C.时,向该容器中再充入CO2和CO各1.0 mol·L-1,平衡逆向移动
D.时,该反应的[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
2023-10-12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 +3SCN-Fe(SCN)3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KCl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已用稀盐酸酸化的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静置至体系平衡,得红色溶液X,分别取3 mL溶液X放入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 mL的试剂①~④,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i.Cl-与Fe3+能发生络合反应:Fe3+ +4C1- [FeCl4]-(黄色);
ii.Fe3+与NO不能形成配位化合物;
iii.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忽略[FeCl4]-对透光率的影响。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用稀盐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升高,甲同学认为是溶液稀释导致颜色变浅,乙同学认为还可能是稀释的过程中,Fe3+ +3SCN-Fe(SCN)3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注入试剂④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①后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4)注入试剂③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②后高,可能是___________导致的(答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不需详细说明理由)。
实验II:探究不同盐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取2 mL溶液X,分别加入下列试剂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得各溶液的透光率如下表。
序号加入试剂溶液透光率
11 mL蒸馏水A1
21 mL 3 mol·L-1 KNO3A2
31 mL 3 mol·L-1 NaNO3A3

(5)丙同学发现A3>A2>A1,查阅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推断盐效应较强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试分析该离子盐效应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6)拓展应用:盐效应对多种平衡体系有影响。
c(Na2SO4)/(mol·L-1)00.010.020.040.100.20
PbSO4溶解度/mg4.50.480.420.390.480.69
分析c(Na2SO4)在0~0.20 mol·L-1范围内,PbSO4溶解度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7)FeCl3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一种其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
2023-10-08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9 . 合成氨反应:N2+3H2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容器中发生反应,使用催化剂可能使相同时间内H2的转化率更高
B.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增大氨气浓度,平衡将逆向移动,氨气产率下降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下降
D.其他条件不变,降低NH3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
2023-10-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已知:呈粉红色,呈蓝色,为无色。现将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

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①可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等物质的量的键数目之比为3∶2
C.实验②是由于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
2023-09-1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