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 ∆H1=-49.5 kJ/mol
②CO(g)+2H2(g)CH3OH(g) ∆H2=-90.4 kJ/mol
③CO2(g)+H2(g)CO(g)+H2O(g) ∆H3
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40.9 kJ/mol
B.p1 < p2 < p3
C.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反应条件应选择高温、高压
D.T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该温度下,主要发生反应③
2 . 为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工业上可回收合成甲醇()。
(1)利用反应合成甲醇时发生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控制初始投料比为,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能自发的反应条件:______。(填“低温”、“高温”、“任何温度”)
②由图可知温度升高的产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由图可知获取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
④控制初始投料比为,在时反应Ⅰ已达到平衡状态,的转化率为,甲醇选择性为,此时容器的体积为,若初始加入量为,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是______。(甲醇的选择性:转化的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2)利用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Ⅲ   
其两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上述反应的
B. 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C. 过程中第Ⅰ阶段为吸热反应,第Ⅱ阶段为放热反应
D. 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
E. 过程的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
(3)甲和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向乙中加入,发生反应Ⅲ,测得不同温度下甲中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乙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变化趋势的曲线______

(4)反应Ⅰ生成的甲醇常用作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方程式______
2021-02-07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
3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v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v都增大,且v增大的倍数大于v增大的倍数
C.降温,v、v都减小,且v减小的倍数大于v减小的倍数
D.增大氮气的浓度,N2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
4 . 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g) PCl3(g)+Cl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0.4000.2
0.600.2
0.800

A.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比容器Ⅱ中的小
B.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3︰4
C.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体积分数小于
D.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0.4mol/L<c(PCl5)<0.8 mol/L
5 . 三氧化钼()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也是搪瓷釉药的颜料,该物质常使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通过一定条件来制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已知:①   
   
   
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⑵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仅发生反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
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增加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②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为1.4 mol·L−1,充入一定量的,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浓度________(填“”“”或“”) 1.4 mol·L−1
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若仅发生反应: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⑷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仅发生反应:   。测得氧气的平衡转化率与起始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________(填“”“”或“”)0;比较的大小:________
②若初始时通入,则点平衡常数________(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写出计算式即可)。
6 . 如图,容器甲内充入0.1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B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9/10,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塞从D处移动到C处的过程中,通入的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
B.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20%
C.容器甲中NO已反应完
D.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小于0.01
7 . 反应N2O4(g) 2NO2(g) 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降温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8 . 研究CO和CO2的应用对构建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CO和H2为原料可以制取甲醇。已知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Ⅰ   CO(g)+2H2(g)CH3OH(g) ΔH=-99 kJ·mol1
反应Ⅱ CO2(g)+H2(g)CO(g)+H2O(l) ΔH=-3 kJ·mol1
反应Ⅲ H2O(g)=H2O(l) ΔH=-44 kJ·mol1
(1)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ΔH=____kJ·mol1
(2)向T1℃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发生反应Ⅰ,保持温度不变,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A.2v(H2)=v(CH3OH)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反应不再释放热量
②在图中作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改为T2℃(T1<T2)时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
(3)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起始n(H2)/n(CO)=2.60时,反应Ⅰ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α(CO)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
②图中压强p1、p2、p3中最大的是____
③若起始CO、H2、CH3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 mol、1.2 mol、2 mol,保持温度为530K、压强为p2,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是____
(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为乙酸。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
9 .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其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
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2019-11-06更新 | 2243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南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10 .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0.4 mol·L-1 KI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654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课改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