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用一种双金属()材料作催化剂实现了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其主要反应为: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在标准压力()和反应进行的温度时,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
物质
标准摩尔生成焓0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为的物质的量为
①下列操作中,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增加用量       B.将刚性容器体积扩大1倍       C.加入高效催化剂
②平衡时容器中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3)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逐步反应机理及其相对能量如图。

①重整中反应Ⅱ的_______0(填“”、“”或“”)。反应Ⅱ历程中决速步骤是_______(填“”这样的格式,代表0~15之间的正整数)。
②已知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表示)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表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或“”)。

(4)乙醇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若电解质为溶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
今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常温下,向的混合液中滴加氨水,混合液中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代表关系
B.溶液中:
C.常温下,
D.的平衡常数
3 . 某研究学习小组把一定量的固体X放入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下分解:时达到化学平衡,随时间t变化曲线(时间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时间内该化学反应速率
B.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0.0005
C.Z的体积分数不变证明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其他条件不变,时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时达到新的平衡,c(Z)在时间内的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
4 .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⁵。已知: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₄。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增加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C.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30℃
D.第二阶段,分解率较大
2024-05-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丙烷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提高丙烷利用效率、实现碳基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实用前景及巨大的经济效益。丙烷氧化脱氢法涉及反应i:,反应ii:。在2L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相同时间下,测定丙烷和氧气的转化率(α)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温度条件下,其他因素均无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Ⅰ表示氧气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B.T2、T3温度条件下,反应i和ii均达到平衡,且两反应的均小于零
C.T3温度条件下,两曲线重合说明该温度后基本只进行反应i
D.T3温度条件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
2024-05-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七)化学试卷
6 . 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博览会以“中和科技、碳索未来”为主题,重点聚焦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等问题。其中CO2转换为CH3OH被认为是最可能利用的路径。该反应体系中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H1>0
反应Ⅱ:H2=-49.4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特定温度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叫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标准生成焓()。下表为几种物质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焓,则反应Ⅰ的△H1=__________kJ/mol。

物质

0

-394

-111

-242


(2)为了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增大甲醇的选择性[CH3OH的选择性],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增大n(CO2)       b.及时移除甲醇       c.减小容器体积       d.充入Ar
(3)在5.0MPa下,将5molCO2和16molH2在Cu/ZrO2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平衡时CH3OH或CO的选择性S[S(]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①表示平衡时CO选择性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a”“b”或“c”)。
②解释曲线c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变化趋势的原因__________
③250℃时,测得平衡体系共有0.5molCH3OH,结合上图计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Kp=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④在稀硫酸中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铜电极上产生CH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若铜电极上只生成5.6gCO,则铜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了__________g;若铜电极上只生成0.3molCH3CHO和0.4molHCOOH,则电路中转移__________mol电子。
2024-05-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考化学试卷
7 . 我国科学家在含铂高效催化剂作用下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态燃料—甲醇,反应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的反应热_______
(2)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进行到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B.
C.D.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填标号)。
A.使用更加高效的催化剂B.充入少量氦气(He)
C.减小起始投料比D.将水蒸气及时分离出来

(4)恒压下将按体积比1:3混合,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的选择性=

①温度高于230℃,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②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工业条件是_______ (填标号)。
A.CZ(Zr-1)T催化剂             B.210℃             C.230℃             D.CZT催化剂
(5)一定条件下,将2mol和4mol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平衡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②255℃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6)利用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能有效地将转化成化工原料草酸铝。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过程中,是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①,②……。

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5-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8 . 乙酸俗称醋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1968年,Monsanto以[Rh(CO)2I2]-为催化剂、以碘甲烷为助催化剂合成乙酸,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①化合物A中铑(Rh)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已知B为六配位离子,画出B的结构示意图_____
③根据反应④,写出E生成CH3CO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乙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可生成乙醇,反应体系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Ⅰ.CH3COOH(g)+2H2(g)C2H5OH(g)+H2O(g) ΔH1=-44.2kJ·mol-1
Ⅱ.CH3COOH(g)+C2H5OH(g)CH3COOC2H5(g)+H2O(g) ΔH2=-18.4kJ·mol-1
Ⅲ.CH3COOH(g)+H2(g)CH3CHO(g)+H2O(g) ΔH3=+24.5kJ·mol-1
在200kPa反应条件下,将n(H2)∶n(CH3COOH)=10∶1的混合气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乙酸的转化率、产物的选择性S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CH3CHO(g)+H2(g)C2H5OH(g)的ΔH=_____kJ·mol-1
②图中表示乙酸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当温度低于3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H3COOC2H5选择性变大的原因是_____

③H2和CH3COOH反应一段时间后,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能提高S(C2H5OH)的可能措施是_____(任写一条)。
④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初始体积为1L的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H2和1molCH3COOH,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变为0.8L,S(CH3COOC2H5)=S(CH3CHO),n(H2)=0.7mol。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保留2位小数)。
9 . 工业上将乙烷催化裂解制备氢气:   ,催化裂解过程中利用膜反应新技术可以实现边反应边分离出生成的。不同温度下,1.0mol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催化裂解反应。氢气移出率[]不同时,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减小
B.若,则B点时体系内碳、氢原子个数比
C.若A点时,平衡常数,氢气移出率为81%
D.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增大
10 . 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气态含氮化合物及相关转化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门问题。
Ⅰ.还原法。反应原理为:。该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如下图:

(1)______(用图中字母abcd表示)。该反应在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Ⅱ.氧化法。其原理为   。在T℃、条件下,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通入的混合气体,体系中气体的含量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反应达到平衡,则0~20min内的平约反应速率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对于反应为平衡物质的量分数]。
(3)若起始条件相同,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则达到平衡时NO的含量符合上图中______点(填a”、b”、c”或d”)。
Ⅲ.配合物吸收法。其原理如下:

已知:的配合能力很强,而的配合能力极低。
(4)与反应的和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5)钴氨溶液经过多次循环吸收NO后,其吸收NO的能力会降低,为了恢复钴氨溶液吸收NO的能力,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Ⅳ.电解处理法。其原理为用6%的稀硝酸吸收生成亚硝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使之转化为硝酸。电解装置如右图所示。

(6)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024-05-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