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室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的HA,HB两种酸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电能力:a点溶液>b点溶液
B.b点溶液中
C.a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约为
D.HA对应曲线上c点溶液呈碱性因是
2022-03-05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室温下,向20.00mL0.1000mol/L盐酸中逐滴滴加0.1000mol/L的NaOH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lg5=0.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A
B.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7
C.当V(NaOH)=30.00mL时,溶液的pH=12.3
D.酚酞、甲基橙和甲基红均可以作为滴定指示剂
3 . 25℃时,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X的Ka约为1×10−5
B.V1 < 20
C.M点溶液中c(HX)+c(H+)= c(OH-)+c(X)
D.V(NaOH)=20mL时,溶液中c(Na+)>c(X)>c(OH)>c(H+)
4 .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产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ERC)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现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图象可知,该滴定过程中不需滴加指示剂
B.a点溶液中存在:
C.b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此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2021-07-15更新 | 65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常温下,将0.1 mol/L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20 mL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c(CH3COOH)>c(CH3COO-)
B.b点为滴定终点
C.若V1=20,则c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d点:c(CH3COO-)+2c(CH3COOH)=2c(OH-)-2c(H+)
6 . I.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

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三颈烧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C中加入15mL液溴;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氩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除去镁,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常温下用CCl4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⑵下列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可用75%的乙醇代替CCl4溶解粗品
B.加热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Cl4
C.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CCl4
D.该步骤只除去了可能残留的溴
⑶若将装置C改为装置D,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
⑷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以铬黑T(简写为In)为指示剂。已知Mg2+与铬黑T和EDTA均能形成配合物,且EDTA与Mg2+配合更稳定:
物质颜色物质颜色
Y4-无色MgY2-无色
In纯蓝色MgIn酒红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Y4=MgY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前,先称取0.2500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加入2滴铬黑T试液作指示剂,用0.0500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6.50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2020-06-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25℃时,进行下图所示滴定并得到对应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a2(H2C2O4)=10-4.19
B.直线Ⅰ中X=
C.在NaHC2O4溶液中c(H2C2O4)+c(H+)=c(OH-)+c(C2O42-)
D.Ⅰ、Ⅱ两条直线的斜率均为1
8 . 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的lg。25℃时,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mol·L-1的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不为20mL
B.D点溶液的pH=11.25
C.B点溶液中存在2c(H+)-2c(OH-)=c(NO2-)-c(HNO2)
D.25℃时,HNO2的电离常数Ka=1.0×10-5.5
9 .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若要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都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需用85 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可选用100 mL容量瓶
C.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橙色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滴定,会导致测定的NaOH溶液浓度偏大
10 .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1L 0.1mol/L 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时的pH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B.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并加酚酞作指示剂
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D.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