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盐类水解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二元酸(分子式用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B-H+B2-在0.1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
C.D.

(2)亚磷酸()是具有强还原性的二元弱酸。某温度下,0.10溶液中,则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列出精确计算式);向此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溶液中:___________(填“>”、“<”或“=”,下同);在溶液中,___________
(3)25℃时,在20mL 0.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0.05mol/L
D.③点时,此时溶液中c(OH-)<c(H+)<c(F-)<c(Na+)=0.05mol/L

(4)25℃时,水溶液中所有含砷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2∼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第二步电离的电离常数为,则___________()。
2024-01-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说法或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混合浓液忽略体积的变化)
A.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Na2CO3和Na2SO3溶液中,水电离程度较大的是Na2CO3溶液
B.c(OH-)<c(H+)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性
C.某温度,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则该溶液的pH能11或2
D.常温下的氨水和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刚好完全反应,则原氨水中占含氮微粒总数的1%
2024-01-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室温下,将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结论
A.反应结束后,
B.0.05molCaO溶液中增大
C.由水电离出的的乘积不变
D.固体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不变
A.AB.BC.CD.D
2024-0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
4 . 25℃时,向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40 mL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 = 8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当溶液中c(HCO):c(CO) = 2:1时,溶液的pH = 10.2(已知lg2取0.3)
C.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能大量共存
D.pH = 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 c(HCO) > c(Cl)
2023-12-31更新 | 883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开元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常温条件下,向20mL 0.01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溶液的pH相同
B.e点所示溶液中,
C.b点时:
D.从a到c,对醋酸的电离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2023-03-02更新 | 510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在配制AlCl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AlCl3的水解可加入少量的__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把FeSO4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常温下,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的pH=_______
(3)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H3·H2O、④(NH4)2CO3、⑤NH4HSO4.溶液中c()从小到大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4)已知NaHA水溶液呈碱性。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叙述)。
②在Na2A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2022-12-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 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 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4.1024.00
(5)如下图所示仪器a是_______滴定管、仪器b是_______滴定管,滴定时除上述两种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6)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温下测得0.1 mol·L-1的KHC2O4的pH为4.8,则此KHC2O4溶液中c()_______c(H2C2O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______,将此溶液加水稀释,则pH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22-12-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Na2SO3、NaHSO3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还原剂。
(1)25℃,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向NaOH溶液中通入SO2制取NaHSO3溶液,则当溶液的pH为_____时应停止通入。
②向NaOH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等式是_____(用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③NaHSO3溶液的酸碱性:_____
④若测得25℃时,某溶液中=10,则溶液的pH为____
(2)Na2SO3固体久置后会被氧化,为测定某久置Na2SO3固体中Na2SO3的含量,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0.3000g该固体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后,边振荡边向其中滴加0.1000mol•L-1I2标准溶液28mL,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继续滴加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与过量的I2反应(发生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6mL。
①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此时滴定管的读数为_____mL。

③计算久置Na2SO3固体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④下列情况会造成样品中Na2SO3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填序号)。
A.滴定过程中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瓶壁
B.装Na2S2O3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
C.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液体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10 . NH4Al(SO4)2常作食品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的c()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mol∙L-1NH4HSO4溶液中的c()。
(3)几种均为0.1mol∙L-1的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其中符合0.1mol∙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罗马数字),导致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②20℃时,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2cc3cAl3=_______molL1
(4)室温时,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2022-12-01更新 | 1389次组卷 | 57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