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小组按如图装置探究氯气和双氧水的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浓盐酸注入试管中,在盛NaOH溶液的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该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NaOH溶液不可以用水代替
C.由反应H2O2+Cl2=2HCl+O2可证明非金属性:Cl>O
D.仅根据此实验现象无法证明一定是氯气氧化了H2O2
2021-05-13更新 | 84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2 . 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某同学向溶液中先加HNO3,再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Cl⁻。对此结论,有人提出了质疑:溶液中可能有SO,并设计了如下探究性实验。
实验一:向Na2S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编号Na2SO4溶液AgNO3溶液混合后Ag+浓度/(mol·L-1)现象
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滴浓度/(mol·L-1)
11320.2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1130.50.05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1130.10.01有些许浑浊
1130.010.001无明显变化
(1)实验一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25℃时,Ksp(Ag2SO4)=实验一中编号④无明显变化,若要产生浑浊,溶液中c(SO)理论上至少需达到_______mol·L-1。若向1mL某浓度的NaCl与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滴溶液,分析上面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液中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B.混合液中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C.无论SO浓度大小,都会产生Ag2SO4沉淀
D.若使用溶液,可基本排除SO对Cl⁻检验构成的干扰
将实验一编号③中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现象对照,发现理论上大部分Ag+应该形成沉淀,这与“有些许浑浊”的现象相矛盾。为探究真相,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二:
编号AgNO3溶液浓度/(mol·L-1)现象滴加硝酸后的现象
2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大量溶解;改加浓硝酸,沉淀较快消失
0.5出现少量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基本消失
(3)对于Ag2SO4溶于硝酸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NO对Ag2SO4溶解起作用。
假设二:_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试剂并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假设一和假设二是否成立。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现象。
步骤操作现象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Ag2SO4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固体不溶解
步骤②将①的浊液分成两等份
步骤③向其中一份加入1mL0.1mol·L-1NaNO3溶液,振荡_______假设一不成立
步骤④向另一份加入______________假设二成立
(5)通过(4)的实验,请用平衡理论解释Ag2SO4溶解的原因:_______。(已知:H2SO4=H++HSO、HSO=H++SO)
3 .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铁时需要服用补铁剂。实验小组为研究某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及其含量,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1.该补铁剂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液(含盐酸)。2.KSCN中的硫元素为-2价。
实验I.检验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1)将补铁剂碾碎的目的是_______
(2)试剂1是_______
(3)加入试剂2后溶液变为浅红色,说明溶液①中含有_______
(4)能证明溶液①中含有Fe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在上述条件下Fe2+与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甲同学猜测深红色溶液③迅速变为无色溶液④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的SCN-与H2O2发生了化学反应。
a.甲同学猜测的依据是_______
b.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甲同学的猜测,其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实验Ⅱ.测定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7)计算每片该补铁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3-09-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作为原料制取氯气,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①、②、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A处)_______(填写序号)。

(2)写出A处的离子反应方程_______
(3)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合理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4)甲同学用一定量的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制,结果制得的体积比理论上应制得的体积小,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2条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_______
(5)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到含有酚酞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褪去,其原因可能是: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被氯水中的酸中和,溶液不再显碱性;
_______。取褪色后的溶液,加入_______,若溶液不能恢复红色,说明原因是_______(填“①”或“②”)。
(6)氯气通入饱和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填“盐酸”或“次氯酸”)。
(7)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②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2-11-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SO2并对其性质进行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B、C、D三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体现了SO2的漂白性、____性和____性。
(2)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仪器X的名称是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实验结束发现装置A中Y型试管产生白色固体,倾斜使左侧的物质全部转移到右侧水中,这时看到溶液的颜色为____色。
(5)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通入SO2后反应生成了SO。该做法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
2022-09-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题
6 .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可以从物质类别、物质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这两个基本角度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1)已知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由Al2O3、SiO2、Fe2O3,组成。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判断,SiO2属于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从铝土矿中分离Al2O3的过程如图所示,则试剂甲、乙、丙分别是_______(填字母)。

a.烧碱、盐酸、二氧化碳                           b.烧碱、盐酸、氨水
c.盐酸、烧碱、氨水                                 d.盐酸、烧碱、二氧化碳
(2)某化学研究小组根据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预测H2O2性质,并设计如图实验进行验证。

I.实验①证明酸性KMnO4溶液与H2O2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_
II.实验②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以上实验可得出H2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某同学猜测Fe3+可以与S2-发生反应,为验证其猜测,他结合资料信息,选择了试剂FeCl3和Na2S进行实验,确认了Fe3+与S2-能发生反应。
资料:部分硫化物的溶解性表(室温)
化学式溶解性
Na2S可溶
Fe2S3不溶,在热水或酸中分解
FeS不溶
可能发生的两种不同原理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021-01-3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96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4-15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8 .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V.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B中溶液是否还有Fe2+的方法之一是: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含有+3价铁元素的配合物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第III步B中的黄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会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Ⅵ,B溶液中 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有SO42-
有Fe3+无Fe2+有Fe2+

(6)将B中的FeCl2溶液换成100 mLFeBr2溶液并向其中通入1.12 LCl2(标准状况下),若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9 . 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B.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因不相同
C.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该反应体现了的还原性
D.该实验说明的性质具有多样性
11-12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10 .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B.品红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
C.该实验体现环境保护和节约化学试剂的理念
D.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NaOH溶液
2021-05-24更新 | 18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