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建构完善国家形象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重点建构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红色中国”的形象;第二阶段(19792008年),重点建构的是顺应全球化大潮的“开放中国”的形象;第三阶段是(20092019年),重点建构的是负责任大国的“全球中国”的形象。

围绕材料,选择一种或多种国家形象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29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导致中国在族群融合的基础上走向集权并日臻完善:商朝和西周时期华夏族群从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华夏文明核心地带;秦朝,华夏国家持续向南扩张,并以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取代分崩离析的封建体制;儒家世俗说教在汉代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此后在历代封建王朝依然保持其正统地位,教义也日趋复杂;唐朝及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主要采用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士人地位上升,主导了地方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先秦至隋唐时期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3-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期,钱庄庄票具有直等现金的作用,在票据到期前,商人可以持票向金融机构申请“拆票”,即现代意义上的贴现。与此同时,外商银行各通商口岸开始设立,华资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仿照西方银行发行新式票据,经营贴现、押汇等业务,现代意义上的本票、支票、汇票均已出现,民众对票据的了解度与接受度逐步提升,票据的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肖小和、李紫薇《从票据历史角度思考中国票据市场发展趋势》

材料二   

材料三   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规模以上的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博场馆、文娱场所、酒店、交通枢纽站点、医院等重点场所必须配备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必需的软硬件设施,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支付方式及工具。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2024年3月1日)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围绕“支付手段与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美]巴里·E.卡特《国际法》等编绘

根据材料,从图中A、B、C、D任选一个进行完善,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要点,符合史实,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3-25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曾与顽固派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中心就涉及了中学与西学的问题。梁氏分析了科举制长期存在,被统治阶级固守不放的原因。其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均把学而优则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科举考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只要努力读书,通过八股考试,就能够获致高位,飞黄腾达。而由科举制产生的整个官僚体制则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根基,根基断,则统治不保,所以统治者们将其看作是守旧之命脉。但若科举不变,则有亡国的危险,所以梁启超对于废八股,变科举的态度十分坚决。

——摘编自张薪《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变革》

材料二   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大量地翻译和写作关于中国考试制度方面的书籍,潜心研究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运用的可行性。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等人相继都在他们的著作中一致赞扬中国的制度。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法国教育是以中国竞争的笔试为基础的,而以竞争考试实行文官制度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不仅如此,在英国、西班牙等其它西方国家,学者们纷纷研究中国科举制的利弊,希望引入这一制度为本国的政府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孔杰《论科举制的西传历程》

近代中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任选一个立场,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阐明理由,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定时期的国家制度及社会治理与一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密不可分。

任选中国古代一个时期的国家制度,说明这一关系。(要求: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护照是公民出入本国国境时,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护照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护照的实行概况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办理量少。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根据材料及历史背景,多角度分析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4-03-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20世纪以后,广兴学堂以培育人才成为举国上下普遍的、强烈的呼声之一,清政府也采取了从“变通科学”到“废除科举”和倡办学堂、奖励留学等一系列措施。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推广,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的附庸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独立和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传统的私塾、书院采取授徒的方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儒家经典,其目的在于获取功名,登上仕途。新式学堂采用课堂讲授和分专业、分课程教学,内容除保留部分“读经”课程外,还增加了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以及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含初小、高小、中学和师范)里,“读经”课程平均只占27.1%。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了21种理、工、农、医专业,其中开设的西方自然科学课程有465种。文、法专业中,新设课程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财政、文学、历史、教育、商业、银行、哲学等。相对于八股诗赋、四书五经来说,这些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完全是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阅读材料,围绕清末教育与科举关系的变革,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指政府为民众提供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管理的运作方式,主要受国家政治制度、官员管理、法律、教化、基层自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治理组合,从而实现了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据曾庆捷《围绕治理能力的政治发展:国家间差异的历史起源》



从图中任选两个影响国家治理的相关因素,提炼观点,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