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的认识是(     
A.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B.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D.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2 . 某同学准备以隋唐时期中央决策体系的完备为主题开展项目研究,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A.中朝尚书令的作用B.政事堂的议事机制
C.内阁与六部的关系D.军机处官员的职责
3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大致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4 . 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②处应为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皇帝
2020-10-18更新 | 606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六典》被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A.“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B.“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C.“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D.“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6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5次组卷 | 46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代法律规定男子二十一岁开始服兵役。有一次右仆射(注:位同宰相)提议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给事中魏征拒绝署敕,最终该提议未得通过。此时魏征任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
A.大理寺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
9 . 据《通典》记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这一措施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②儒学开始了独尊地位③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④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0 .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2018-10-30更新 | 195次组卷 | 21卷引用:【区级联考】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