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5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有(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被突破          ②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③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法西斯侵略威胁     ④欧洲与中东格局变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表可知,(       
时间史事
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
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了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
1381年英王理查德二世用英语与瓦特泰勒农民起义代表对话
1385年英格兰规定所有文法学校都要将英语作为教学正式用语
1450年凯德农民起义用书面英语形式呈交起义诉求
A.农民起义促进了民主政治形成B.法制改革孕育了书面考试办法
C.君主专制加强推动了国家崛起D.官方语言变迁强化了民族意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交往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据英国马戛尔尼使团送给乾隆帝的中文礼单记载,马戛尔尼携带的礼品共十九件,包括枪械、软带、望远镜、时钟、晴雨表、奇巧椅子、马车等礼物,其中,还包含两箱图册。下表是图册的内容以及乾隆帝的回礼:

乾隆帝的回礼及与英使团礼品的对应关系

马戛尔尼使团的礼品对应点乾隆帝的回礼
《英吉利贵族图像》名人肖像《历代帝王像》一匣
《船舶及各种图画》军事行动战图一匣(内含《伊犁回部图》《金川图》《台湾图》)
《海米尔登氏藏爱褚利亚及希腊罗马古物图》《海米尔登氏康比扶来格拉火山图》科学艺术画花卉册页一册(内容不详)
《中国建筑及服饰器物图》《詹伯斯氏建筑工程图》《詹伯斯氏奇幽园图》《英吉利戏院图》《英吉利建筑师维特鲁维阿氏建筑图》《亚丹氏建筑图》《湖山风景图》《巴克氏城市风景图》建成环境《水法图》

—改编自徐斌《马戛尔尼使团礼品中的图册》

材料二   “国书”,即具有平行地位的两国往来文书。清朝的国书最早出现在入关前的后金时期,广泛应用于后金与朝鲜、察哈尔蒙古的交往中。当清廷逐步建立宗藩体系后,在对外交往中不再使用国书,代之以表文、敕谕、奏书、咨文等朝贡文书。这些文书反映着相应的名分关系,成为宗藩体系的重要表征。

鸦片战争后,美使顾盛被授予信任状出使中国。此份信任状指出派遣顾盛为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并希望中国皇帝对他予以信任。之后,在中国官员上奏道光帝的奏折中,顾盛递交的信任状没有被翻译为宗藩体系下的“表文”,而是被翻译为“国书”。此前的藩属国表文通常表示出由下往上敬奉文书的性质,而美国国书的起首体现出私人性与对等性。中国历朝都非常重视历法,清廷会向朝鲜等国颁赐历书,即“颁正朔”,然后朝鲜、琉球等国在文书中就会使用中国历法。但是对于美国的这份汉译本国书,最后却保留了西元纪年。

从汉译本国书的语句看,其中大量使用“大清大皇帝陛下”“皇都”“中华”一类的崇敬字词,同时以“孤”“敝域”作为美国总统与国家的谦称。在内容上,这份国书既有对中国的大力赞美,也有对自己国情的介绍;既表示出友好与对等之意,又通过这些词语体现出谦卑秩序。此外,美国总统的人名从颇具美好意义的“泰禄”改为“戴喇”,删去“忝友好”三字,还在“皇帝”前特加一“大”字。

道光帝要求耆英撰拟了一份符合“天朝体制”的诏书,作为对美国国书的回书。但是清廷下发的这份回书与传统“诏书”的内容、格式大不相同。 它既没有对美国的“伯理玺天德”“合众国”进行抬格,在涉及本朝的“大皇帝”“朕”“钦差”等字词时也都没有抬格,可以说没有执行抬头制度,从而使这份文书在格式上消弭了尊卑之分。

从同治七年的蒲安臣使团开始,清政府首次对外发出了遣使国书。光绪二年(1876年)派遣郭嵩焘、刘锡鸿为正副使常驻英国,他们携带了清朝的第一份驻使国书。此后,遣使和驻使携带国书成为惯例。

—摘编自郭黎鹏《晚清国书与中西国家间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英双方所选图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书在清朝的变化发展。
4 . 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这场战争(     
A.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走向崩溃B.导致欧洲均势局面形成
C.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D.促使近代外交制度建立
2024-03-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首次召开了由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和富裕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此后,三级会议逐渐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该会议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这表明法国(     
A.建立起议会君主制B.王权的进一步加强
C.摆脱了教会的影响D.财政危机日益凸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8年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摘编自韩略 刘伟博《试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转换》

材料二   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在维也纳会议上,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为了防止革命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形成威胁,制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主义”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它们首先恢复了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旧王朝的统治。而且,为更有效地维护这一体系,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欧洲各国君主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俄、英、普、奥等欧洲强国为了解决列强有关领土纷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领土补偿”原则,即列强的利益可以失此得彼。由于这个原则,各列强既得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宰割和瓜分弱小国家。

——摘编自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论维也纳体系的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亚纳体系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际联盟》第十条:规定要保障各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第十一条:规定防止战争的行为,谴责和制裁侵略行为。《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第二条: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侵害会员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以上说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A.都倡导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纠纷与争端B.都实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C.都保障了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D.都始终代表大国强权利益
8 . 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欧洲国家的领土意识增强B.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建立
C.人文主义在欧洲大陆传播D.服务于帝国主义对外扩张
2024-03-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后,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种情况(     
A.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推动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进程D.结束了西欧大国间的混战局面
2024-03-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地方主义情绪泛滥。基层大多数居民往往以地方名称称呼自己的出身,如伦敦人、巴黎人等。与此同时,教会也宣扬“(欧洲)人只有基督徒和异教徒的区分,没有民族与国家的差别”。这种状况导致西欧(     
A.教权与王权两者势不两立B.封建君主权力逐渐由实向虚
C.天主教会推动欧洲的团结D.民族国家形成面临重重障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