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晚清时期,汉口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首歌谣不能反映(     
A.娱乐方式世俗化B.社会生活近代化转型
C.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D.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2 . 茶马古道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元朝建立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大道大大延伸。明朝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清朝时期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四川与西藏关系的密切,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据此可知,茶马贸易反映了(     
A.政府重视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B.促进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交流
C.政府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广铭(19071998年),字恭三、山东临邑人,20世纪宋史学术泰斗。1932年考入北大史学系,步入史门。就读期间,北大史学专任教授有顾颉刚、钱穆、胡适等人。1936年,他完成12万字的毕业论文,胡适“逢人满口说邓生”,这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写出了《陈龙川传》《岳飞传》《辛弃疾》《王安石》四部宋人传记。抗战结束后,邓广铭执教于北大史学系。

1955年,修改增订的《岳飞传》出版;1957年,《辛稼轩年谱》修订本出版。1958年,邓广铭在双反运动中受批判,他提出的治史“四把钥匙”(职官、地理、目录、年代)被当做资产阶级史学方法遭到清算。晚年的邓广铭,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创建中国宋史研究会、北大中古史研究中心,并提出“多出人材,多出成果;快出人材,快出成果”的方针。陈寅恪评价说:“恭三先生,夙治宋史……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他常对出版社提出要求:“可全稿废弃不用,但希望不要在字里行间,作一字增删。”周一良教授对他成就的评价是:“宋史研究,范围广泛,南北宋并重;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学术文化,甚至还笺注过辛词”。漆侠教授评价他为“宋辽夏金断代史方面的通才”。

——摘编自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广铭取得宋史学术泰斗称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广铭对史学研究的贡献。
2024-02-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宋以来的名家主流绘画多以蜀葵来表达忠君报国的情怀,宋代莫高窟壁画中甚至出现了蜀葵占据佛龛内外除佛、菩萨、弟子之外几乎所有空间的现象,每个龛内都满绘蜀葵,颇为壮观。这体现出(     
A.佛教在传播中走向世俗化B.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
C.儒家思想渗透于宗教艺术D.国家统一和文化多元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西方文明挟坚船利炮登陆中国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发现西方和反思传统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冲突、交汇、融合的历史过程。甲午之后,追求现代性的中国启蒙知识分子,通过认识“西方”现代文明与帝国强权于一身的两面性,理解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并籍由其西方想象而确立了中国现代化之“文明”与“富强”两大目标。在百年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国人对西方集强盗与导师于一身的形象的认知往往囿于片面的单向思维,或尊崇西方为现代文明之典范,或仇恨西方帝国强权之罪恶,亲西方和反西方的意识并存。

——摘编自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表征着中国向西方学习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悲情式现代化诉求。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启蒙知识分子的西方想象,关乎中国现代化之价值取向。严复对西方“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文明秩序的认识,梁启超对文明进程中自由与强权之辩证法的思考,陈独秀对西方列强之人性兽性并进的“世界文明之猛兽”的揭示等,无不辩证地揭示了西方现代性的特点。对中国启蒙知识分子来说,亡国灭种的民族悲情、天下主义的文化传统、留学外域的跨文化背景等,构成了影响其西方想象的复杂因素。

——摘编自高力克《双面西方:文明与强权——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西方想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西方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国人的西方观。
6 . 15世纪,廷巴克图的桑科尔大学和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学校一样,不但讲授人文学科,如伊斯兰圣训、修辞学、逻辑学、星占学、天文学、历史学等,而且也讲授自然科学。桑科尔大学奉行“门户开放”政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材料能够用来印证(     
A.阿拉伯学术文化中心的南移B.津巴布韦国家文化的繁荣
C.商路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D.撒哈拉以南大学教育的普及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罗多德和司马迁是世界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史学家。希罗多德开创了一种编纂历史的新体裁——历史叙述体,从而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他早年曾漫游各地,足迹遍及小亚细亚、爱琴海诸岛、埃及、叙利亚、巴比伦、波斯帝国的腹地、色雷斯以及黑海北岸的西徐亚等地。“他每到一处总是精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考察文物古迹,多方采集各种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法律、政治以及宗教等,并且不带有任何先入之见,或者任何偏见。”因此,西方学者强调是“希腊人首创了史学”。司马迁第一次汇总古今典籍,“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创建了记叙中国通史的纪传体,这在中国史学上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两者在史学方法方面同样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相似又宝贵的文化遗产。希罗多德《历史》主题虽然是希波战争,但是实际上叙述的是亚欧非三洲当时希腊人所知历史范畴内的重大事件,例如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西徐亚的历史都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除着重记述了华夏民族以外,还尽可能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边远少数民族和周围国家的史实。在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等列传中,他以简明扼要的笔法描绘了各族各国的源流和概况。

——摘编自丁燕霞《东西方“史学之父”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比较希罗多德和司马迁史学研究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和司马迁共同的历史贡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项。

材料一   


上图均为古代饮酒器具,周朝时,对青铜酒具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具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1)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及所学知识,解读相关历史信息。

材料二   中国的酒习俗无处不在。春节贺岁、清明祭祖、端午避邪、中秋赏月、重阳登山、婚嫁喜庆、新人交杯、生子满月、商贾开业、送别壮行、凯旋庆功,酒酒香无处不芬芳。诗酒言情,言悲、言别、言愁、言乐、言物,意与象、人与物、愁与怨、爱与恨,都装在一壶酒中……

唐诗中关于酒的称谓繁多,有醇(清酒)、醪(浊酒)、醴(甜酒)、圣(苦酒)、醍(红酒)、醴(白酒);有绿蚁、浮蚁、烧酒、壶浆;有菊花酒、葡萄酒、黄花酒等不胜枚举。酒的词汇更是数不胜数。有酒力、酒醒、酒酣、酒兴;酒旗、酒舫、酒楼、酒肆;独酌、对饮、浅酌、痛饮;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唐代酒文化底蕴的深厚。

自从有了酒,酒器便产生了。到后来酒器也不单纯只是盛酒的器皿,而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按功能可分为盛储器、温煮器、斟灌器、饮用器、娱酒器等。

饮酒也很有讲究。唐诗中描写的饮酒一般遵循一定顺序,首先是“饮”:如元稹的《三泉驿》:“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其次是“醺”(微醉)如韦承庆的《江楼》:“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在“饮、醺、酣、醒、醒、酗、醉”中,让人不仅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饮酒场景,更有诗情画意的表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唐诗中酒文化的基本要素和酒的文化内涵。

材料三   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奖后,名声与身价陡增。但也引来了“成裕”、“荣和”两家烧酒作坊为奖牌之争打起了官司。当初,送酒参展,国内农工部未加区别,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获奖后金牌归谁,两家都倾全力相争。1918年,贵州省公署对这场打了3年有余的官司进行调查,于民国10年(1921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省长刘显世签文:“仁怀县知事覃光銮,呈一件巴拿马赛会茅酒系荣和,成裕两户选项呈,获奖一份,难以分给,请核事由。呈悉此案出品该县,当日微集呈省时原系一造酒公司名义故,奖凭奖牌仅有一份,据呈各节虽属实情,但当日既未分别两户,且此项奖亦无从再领,应由该知事发交县商会事务所领收陈列,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而留纪念至荣和成裕,两户俱系曾经得奖之人,嗣后该两户售货仿单商标均可模印奖品以增荣誉,不必专以收执为贵也,仰既转仿遵照此令。”才结束了这场获奖讼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贵州省地方政府处理“成裕”、“荣和”两家烧酒作坊奖牌之争的措施。
2024-02-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金陵、河南到河西走廊和西域,中国初期的山水画呈现出“人大于山”的典型象征。出现在画中的人,可以大于山两倍三倍,两脚可以跨过无数个山头(如图)。这反映出(     

敦煌莫高窟二四九窟北魏壁画《狩猎图》
A.文化融合推动绘画技巧创新B.画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C.内地与边疆的艺术风格趋同D.统治者强化正统观念的需要
2024-02-2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10 .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了叙利亚,逐渐接触到腓尼基字母,并用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由此发明了希腊字母。随着希腊人活动范围的扩大,希腊字母随之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腓尼基人、波斯人也在希腊出没,并且回国后引发本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表明(     
A.古代希腊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B.西亚对区域文明的交融做出了突出贡献
C.人员流动推动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