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根据民族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宗族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的父系氏族时期。宗族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末以前,嫡长子继承还基本是自发的,并未自觉确立为制度,“兄终弟及”在商仍时有发生,到了商末才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到了西周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由此可知(     
A.宗族制度体现了父系社会的特点B.宗法制度是西周特有的政治制度
C.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D.嫡长子继承制在商周时期完备成熟
2024-01-13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共同体第二共同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荀子·王霸篇》载:“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荀子·成相篇》云:“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这(     
A.与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有关B.表明贵族等级分封制走向解体
C.与其“隆礼重法”思想一脉相承D.使士阶层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024-01-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家施展在《枢纽:3000年的中国》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古代曾经有过三次大的结构性变迁。分别是:一、封建社会,在周代获得完善,终结于秦政。终结此一均衡的技术进步,在于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以及竹简的应用,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精神进入到自我反思阶段,东亚轴心文明在中原大地上展开,思想自由地奔流……二、豪族社会,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出现,终结于唐末……三、古代平民社会,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材料最能说明的是(     
A.历史研究中的分期是一种人为主观的划分
B.不同的史观、历史研究目的等造成分期的标准不同
C.历史分期标准的确定有助于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
D.历史分期有其适用范围也体现了相应的史学视角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材料二   《睡虎地秦墓竹简》在法律层面从文书形成,经过文书传递,再到文书安全保管与利用对秦朝文书工作制度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规定。秦简反映当时对文书上报的时限要求非常严格,如对农作物收成产量的文书上报时限规定在每年十月。还规定对私自倒卖文书以牟利的惩罚,实行流刑;在文书保管中如果将文书或者官印丢失,无论其最后是否找到所丢失的东西,都要按律处罚。虽然这些制度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古代文书工作制度的成熟完善典范,但却对中国古代文书工作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汉初文书传递中的“以次行”、“以邮行”方式就是从秦朝文书传递制度中继承而来的。

——摘编自邓君等《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朝文书工作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书制度的发展及其积极影响。
5 . 【中国古代财政监督制度】

材料一   《周礼·天官》所记载的“宰夫”和“司会”有财政监督的权力,而且有一定的分工:“宰夫”重在审查各级官署财用出入的合法性,“司会”则要把官府的收支和它完成的事功联系起来进行考核。《礼记·王制》中提出“量入以为出”,对财政收支实行预算控制。《周礼》中规定:财赋的出入必须经过几个人的审核,内外互相考核,出入互相考核。战国李悝《盗法·杂法》中规定:遗失记载官物的帐薄以致财物数量有错误的,要按不揭发盗窃论罪。

材料二   秦代已有相当严密的财政监督制度。会计记录不正确,对财物保管不认真均会受到惩罚。此外还注重对新旧官吏交接的监督。西汉对于财政收支的具体监督,既加强对上计簿的审查,还大力严惩贪污舞弊和贿赂行为。隋朝以前有财政监督的制度,却没有专管机构。隋唐时刑部下专设比部,“职掌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通欠之物及京师仓库,三月一比”。北宋对于各级官署支用的财物要进行事前的和事后的审计,到南宋初设审计院。明、清以户部所属的“清吏司”来执行财政监督。十三个清吏司根据各省一年一报的文册进行审查核销。清前期大体延袭明制,均按监督的对象,作具体的分工。

——以上均摘编自赵友良《我国历代财政监督(审计)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一,列举我国财政监督早期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财政监督的演进趋势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天亡簋》铭文大意:武王来到管地,率领诸侯登太室山祭祀皇天上帝。后下山,在宗庙遍祭先王。文王德高闻于天帝,武王继承其大业,推翻商王朝,终止了商王祭天的权利。武王还举行了祭社大礼。天亡因护卫有功被赏赐爵橐礼器,(天亡)造簋铭文以颂扬王的休美。这反映了西周(     
A.宗族因素影响政权稳定B.政权宗教色彩愈加浓厚
C.王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7 . 王令传递主要指周王派臣属将行政军事命令传递给执行者的过程,西周前期主要由史官负责。西周晚期,负责王家日常饮食事务的善夫进入政治权力中枢,与史官等近臣共同传递政令,并且近臣经常重申王令。这折射出西周晚期(     
A.周天子王权的弱化B.史官制度不断完善
C.中枢权力结构异化D.分封等级制的瓦解
8 . 《尚书·大传》卷记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     
A.体现了儒家“仁”的理念B.说明贵族的地位被削弱
C.意在彰显天子的人文关怀D.受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
9 . 《诗经·生民》记载:“夏祖女修吞神珠生大禹;商祖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周祖姜螈踩巨人脚印生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历史传说受农耕经济的影响B.宗法制以母系血缘定亲疏
C.早期社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D.民族认同意识在逐渐形成
2023-12-2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宗法制度的深刻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强化
2023-12-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