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和转变。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学课程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受、改革了原国民政府、教会、私立学校和文教机构,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推广使用简化汉字,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1978年以后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大力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据金铁宽、吴式颖主编《中外教育大事年表》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的主要教育措施不包括
A.接管各级各类学校
B.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
C.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
D.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 . 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
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B.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C.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D.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
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
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

5 .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2017-12-24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练习
6 . 1949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只有区区11万,其中,工学院每年毕业生连1万人都不到,根本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建设,特别是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据此可接知
A.全国院校调整的必要性
B.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始
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教育
D.扫盲教育亟需展开
2017-12-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业测评历史试题
7 . 据下表可知,建国初湖北的高等教育从全国来看
A.尚未紧跟形势需要
B.高校整体实力较强
C.文法教育优势明显
D.苏联模式影响深刻
8 .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不完善
B.响应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D.西方办学体制的影响
2017-12-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专置五经博士,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种著作被尊崇为五经亦自此始。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更进一步地贯彻这个政策,开办太学。太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为五经。读经注重考据,释经要严守师法、家法,不可越雷池半步。每年考试,通五经之一者,便授予下级咨询官吏之职,优秀者可充任皇帝侍从,更加优异者破格提拔。

材料二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

——卢梭《爱弥儿》

材料三教育部拟定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仿照苏联高校模式,实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太学的特点并指出其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教育思想并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精神。

(3)据材料三,概括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的特点。结合新中国的内外政策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10 . 1952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高校改革都是在大规模经济建设背景下展开
B.高等教育改革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C.政治因素是决定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原因
D.培养优秀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2017-12-13更新 | 127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