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入关前,有专门处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后更名为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部(包括边疆民族和周边部分国家)问题的政府部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清廷修订《理藩院则例》,适用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理藩院则例》源于《蒙古律例》,而《蒙古律例》又是清朝先后颁行于蒙古的《盛京定例》《蒙古律书》《蒙古例》等法令的最后修订本。乾隆六年(1741),《蒙古律例》告成。尔后,又多次增补修订,至乾隆五十四年律例条文已有209条。嘉庆十六年(1811),清廷在理藩院设立“则例纂修馆”,在增补刊 印《蒙古律例》的同时制定《理藩院则例》。《理藩院则例》的编修,虽然是在《蒙古律例》的基础上增补的,但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边疆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情况而编修的。《理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

——摘编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1)根据材料,指出从《蒙古律例》到《理藩院则例》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藩院则例》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   有学者总结“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通过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对于东亚邻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过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发源地的欧洲的兴起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域外世界进行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辉煌。

——摘编自陈尚胜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结合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开元天宝之际,均田制已彻底崩溃。继之屯田、营田等国有土地制度也衰落下来。宋代杨万里记述江西吉州一带的屯田:“屯田之为吉水病,三四百年于此矣,十余年来病之中又滋病焉!盖自唐末五代以还,吉水之屯田在一郡为加多,而其租为已重。”据此,屯田租之重,已使屯田的租种者承受不了,以至逃亡而去,屯田为之抛荒。唐代屯田到宋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即从国有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宋徽宗政和元年,吉州知县上疏:“诸路惟江西乃有屯田非边地,其所立租则比税苗特重,所以祖宗时许民间用为永业。如有移变,虽名立价交佃,其实便如典卖己物。”据此,吉州屯田所有权仍属于国家,但佃户们则可以将土地的佃种权“移变”买卖,土地实际上成为佃户们的永业田。宋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出现了“千年田换八百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

——摘编自漆侠《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79363日,雅各宾派颁布法令,将国有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在10年内付清款项,613日又将10年期限延长为20年,大批贫苦农民取得了土地。雅各宾派还通过按人口均分公社土地的法令来增加农民占地的份额。成千上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小块土地的主人。革命前约有400余万农业主,到1825年已增加到650余万人,小农开始在法国农业人口中占有压倒的优势,“革命巩固了小私有制”“许多普通的农民……都弄到了土地,并且又借此巩固了自己的经济地位,甚至雇农也参加分配,这样就上升到了私有者阶级的地位”。法国农民作为一个阶级长期存在,经常站在保皇主义和教权主义的一边,和进步势力作斗争,起了极为消极的作用。

——摘编自金重远《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兼论其对法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北宋和法国小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北宋和法国小土地私有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今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2024-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大门被强制打开,西方科学、西方文化、西方医学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国文化,阻碍了中医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各种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强调西化,还强调抛弃掉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观点在医学界尤为突出,中医进入浮沉时期。此时,中医的理论体系不符合西方科学思想,于是中医界开始针对中医存废的问题,展开了持久而激烈的争论。中医之所以能历经岁月长河至今,就是因为中医一直能够医治疾病挽救生命,而中医之所以遭遇生存和发展危机,也正是因为中医医治疾病的功能遭遇困境和质疑,主要是遭到来自西医的攻击。

——摘编自张斯靓《建国后的中医存废之争及其反思》等

材料二:中医既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中国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百年以来,中医的发展走过了崎岖之路,包括数次中医的存废之争。每次中医存废之争都由起初的中西医之争,走向了中西文化之争和医学建制之争。……西医在中国的建制化是与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同步开始的,而建制化建设初期的主体力量是海外学习归来的留学生,正是这些留学生学成归来后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对当时主要以民办诊所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形成了建制化冲击。……而每次中医转危为安,都得益于文化和建制力量的庇护,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中医的生存危机问题。

——摘编自张培富《21世纪中医的创新发展—一从文化与建制庇护下中医生存谈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医之争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从根本上解决中医的生存危机。
2024-05-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Ⅰ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是以华南地区特别是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轴心的华南经济协作区,带动了广东等省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全方位开放和加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继续重视香港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国对外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同时,必须在大陆建立和形成我国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作为90年代以至21世纪中国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的龙头。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0年作出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是跨世纪的工程,拟分三步走:

1991—1995年为开发起步阶段;1996—2000年为重点开发阶段;21世纪初为全面建设阶段。到2000年,浦东新区的城市化面积预计达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建成外高桥的保税区和新港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贸易、金融、商务中心和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型新产业。通过浦西老区改造和浦东区建设,大上海将发展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一个青春焕发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上海将成为连接亚洲、美洲、欧洲经济的一个新的交汇点。

——摘编自季崇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

结合材料,以“浦东·龙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之,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共两党的合作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有条件的合作。它的破裂是诸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它与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分歧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从土地问题这一角度来看,两党指导思想不同是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两党不能求同存异,照顾合作的性质和要求是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而两党土地问题上的分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则是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

——摘编自吴九占、孟凤英《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材料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共产国际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调整了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力倡中国共产党放弃苏维埃旗帜,转而举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产国际时时提醒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惜代价维护这个统一战线不致破裂,这些指示和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保持统一战线的长期存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摘编自徐玉凤《共产国际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维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以及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2024-05-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三)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7 .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教育制度,并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的名称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唐末官学衰废,士子失学,一些封建文人学者,只好自动择地而学。宋朝初期,书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书院民间色彩浓厚,许多学术大师云集书院讲学,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相互激荡推陈创新,形成了许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以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为最终归宿,形成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明清时期,朝廷将科举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官学得到极大普及,书院也逐渐官方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帖括。

——摘编自王凤玉《中国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不同历史命运及文化潜因》

材料二   1112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成长,不同行业的作坊主分别组成行会用以保卫自己的利益。传统的教会学校不能满足新兴市场的要求,于是行会开始掀起反对宗教垄断教育的斗争,纷纷设立学校。大学通过斗争得到了一些特权:争得各种免税、免役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师生无经济之忧,使之专心致志于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大学教授或学生享有参加大学行政乃至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利。如,波隆那大学的行政权就是由学生会主席具体执掌,牛津、剑桥、巴黎大学均在各自国家的行政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大学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分析传统,发现并发展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观察和实验方法。在课程内容上,神学科起主要作用,如巴黎大学主要学习《圣经》,学生也是神职人员。

——摘编自刘玉皎《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中世纪大学。
2024-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大危机中联邦政府采取了限制农作物耕地面积和控制产量等政策并制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但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产品产量和剩余存量有增无减。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中的45亿多美元援助是以农场商品形式提供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粮食援助。然而,到1954年美国农产品存货仍达58亿美元,粮食过剩问题十分尖锐,甚至可能引发农业危机。于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确立起了正式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和机制。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其更名为“以粮食换和平”计划,美国粮食援助政策开始转而强调利用粮食援助为外交服务。随之美国将主要援助对象由西方盟国转向欠发达国家。该计划通过粮食援助来缓解当地人民的饥饿和促进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增强它们对共产主义的“免疫力”,争取它们在冷战中站在美国及西方一边。

——摘编自王慧英《“剩余品”时代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

材料二   粮食援助是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粮食援助开始于1959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是向非洲国家提供单向的无偿援助。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20世纪末,援助方式增加了优惠贷款项目。第三阶段是从等2000年一直到今天,不仅通过双边援助渠道和经济合作对非洲进行粮食援助,还通过发展南南合作公等方式,向非洲提供农业援助。中国对非洲的粮食援助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尊重非洲的文化,尊重非洲人民,不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从来不会用歧视性的文字或言语来伤害非洲人民,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行动中派出的农业专家在非洲不享受任何形式的特权。援助的形式不拘泥于实物援助和货币援助,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也成为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的重要形式。

——摘编自赵银《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出台的原因并概括其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外粮食援助的不同;并谈谈中美两国对外粮食援助的启示。
2024-05-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向核心卷历史试题【全国卷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官方和民间都要进行祭天、拜祖、祭孔等重大活动,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都非常清楚,祭天、拜祖、敬奉鬼神说到底都是为了教化百姓。从周公旦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这种清醒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每个人只要从我的内心做起,从我们的日常事情和现实生活做起,就可以由平凡之事入手来成就伟大功业。因此,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无非就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中国人既然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他就无暇去顾及那些六合之外的鬼神,这就使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摘编自赵林《西学三书》

材料二   明末传教士对中国古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文献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及其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成为引领欧洲一代风流的思想旗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思想家。18世纪,经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欧洲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与当地流行的理性主义自然神论相类似,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理”而非“神”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就成了他们取证的榜样,他们也从中找到他们观点的旁证,从而坚定了他们的观念和斗志,丰富了他们的学说。

——摘编自王立《中华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东学西传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