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7年前中非贸易总额才达到7.2亿美元,与此同时1956-1977年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超过24.76亿元经济援助;1985年中国对非洲援助额为13300万美元,中非贸易额则达到62766万美元。这一对比变化反映出(     
A.中国致力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中非合作战略结合点发生变化D.中国贸易强国地位稳固
2024-06-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20世纪30年代,川陕革命根据将几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予以限制或降低,规定大米每斗0,4元(银元,下同),食油、食盐维持原价每斤0.2元,猪肉每斤由0.64元降为0.5元。这一做法(     
A.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B.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
C.促使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巩固了根据地群众基础
2024-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8年,为偿付《马关条约》规定的第四期对日赔款,清政府首次以国家名义担保发行对内债权——昭信股票。发行总额为白银一亿两,年息五厘,分20年还清,股票可以抵押售卖。各地始则劝购,既而演化为照粮摊派,民众怨忿不断堆积,仅半年后便停止发行。这说明(     
A.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B.反满革命思想的蓬勃发展
C.内忧外患促使财政手段更新D.“中体西用”观念被突破
2024-06-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的辞赋是从楚辞中发展出来的文学形式。但汉代辞赋的批判意识和个体意识都有明显的减退,其模式转向以写物为主、以歌颂为主,通过大量铺排辞藻来追求美感。汉赋风格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实力的衰落B.封建专制的强化C.社会经济的发展D.选官制度的变化
2024-06-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贺麟(1902-1992),中国著名哲学家、“新心学”的创建者。1917年后,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贺麟先后就读于省立成属联中和清华学堂。1926年,贺麟先后赴美国及德国继续深造研究哲学,以期“知识救国”。在德国学习期间,贺麟试着把儒家传统哲学同西方哲学融合起来,并最终确立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1931年,贺麟回国后在清华和北大任教。40年代,在充分理解了东西文化的异同之后,贺麟构建起一个严密的“新心学”理论体系。贺麟指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传统的儒家文化,早已陷入了僵化、教条和固步自封的愚昧之中……只有让儒家文化充分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推动其向前发展,才能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品格,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复兴。

——根据东周社《和美金堂大师贺麟》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贺麟创建“新心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贺麟的观点。
6 . 如图为敦煌莫高窟一组初唐时期的壁画,内容来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已被佛教信徒改编描绘成汉武帝因获两尊不知名号的匈奴祭天金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询问金像佛号的场景。由此可见,该壁画(     

A.还原了历史真相B.表现了文人旨趣C.折射了文化融合D.再现了西域风情
7 . 1619—1653年,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一方面阻止在英国本土栽培烟草,另一方面又鼓励按保护关税从弗吉尼亚进口烟草。烟草种植业作为一种特殊经济形态打破了地域限制,为英国扩大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带来了机遇。这反映出(     
A.英国事实上承认美国的独立性B.民主制度对英国殖民政策的冲击
C.殖民地与宗主国经济交流频繁D.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和利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公元1世纪,罗马法律规定,尤尼亚拉丁人在罗马卫队中至少服役6年后,可获得罗马市民籍;如果拉丁人为罗马建造一艘不低于10000莫迪(1莫迪≈8.91公升)的运粮船,并为罗马运送粮食6年,可获得罗马市民籍。这些规定(     
A.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B.适应了国家扩张的需要
C.限制了公民法适用范围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至少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各城市就达成了各种双边条约,这些条约常常规定对方的公民享有在已方境内定居、拥有财产和从事工业、贸易的自由;设立商人法庭,依据商法裁决条约双方公民之间的商事纠纷。据此可知(     
A.近代国际法体系初步形成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主流
C.意大利统一的条件已成熟D.城市自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三个时代,中国人特别热衷讨论“中国”。第一个时代是北宋,关于“正统论”的讨论在当时非常热闹。第二个时代,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这段时间热衷讨论“中国”和“中华民族”。第三个时代,应该就是当下,现在中国崛起。需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历史中国是怎么样的?第二、要认识现在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第三、要认识中国未来要如何和世界相处?

——摘编自葛兆光《什么时代中国要讨论“何为中国”》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时代或者多个时代,对学者的观点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