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西式建筑在中国出现,多集中于澳门,主要由传教士和殖民商人修建。18世纪,由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设计,中国工匠精心修建的圆明园分园——长春园的欧式宫殿,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光辉典范。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开始大量传入中国,给国人巨大的思想冲击,如康有为见识了香港西式建筑林立、街路整齐后,认为西人治国有方,进而摒弃了“西人为古之夷狄”的看法。20世纪上半叶、西式.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上海国际饭店高达24层。另外,资政院、教堂、医院等建筑也一改中国传统建筑.“城高池深”的特点,体现了某些近代社会的气息。

——摘编自田毅鹏《西式建筑进入中国的沧桑往事》

材料二   早在秦汉时期,西方就通过陆路交通,从中国瓷器、漆器等商品上的建筑、风景图案信息来猜想推测中国园林。16世纪末开始,来华传教士的著作中对中国园林的记录让西方全新认知了中国园林,如《张诚日记》认为中国屋宇、花园的美在于布置得宜和对自然的模仿。18世纪,传教士马国贤、王致诚分别将《避暑山庄图咏》《圆明园图咏》传到西方,让西方对中国园林的了解进入到图像时代。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英国率先在西方兴建了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园。

——摘编自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大量传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式建筑风格东渐和中国园林艺术西传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抗美援朝时期,中共中央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总方针。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实现了“有策略地打”“稳当地打”“有目的地打”;在国内,我们不但稳定了政治和经济秩序、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     
A.从根本上逆转了美国的冷战思维B.体现出党的政治智慧和全局谋略能力
C.彰显了现代中国的基层治理能力D.表明抗美援朝社会舆论宣传效果显著
2024-05-27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新中国外交发展大事记》简表(如表)。这些外交事件(     
时间事件
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应邀访问苏联
1953年国际乒联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乒协入会
1966年参加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随后中国乒乓球队相继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1年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反映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体现新中国外交的多元化发展D.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2024-05-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有学者发现,明朝中后期“乡村”与“城市”频繁出现在士人阶层有关风俗变迁的议题中。从精神层面看,士人阶层偏爱乡村而排斥城市;从实践层面看,士人阶层却倾向于居住在城市。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士人观念转型B.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走向瓦解
C.重农抑商政策呈现松动态势D.传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24-05-2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全球化与历史书写】

材料一   中美部分高中历史教科书“二战史”内容比较

教材版本中国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2019年版美国麦格劳-希尔版本《世界历史》2005年版
单元标题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五单元20世纪危机(1914-1945年)
章(课)标题14课第一次
世界大
战与战
后国际
秩序
15
十月革命
的胜利与
苏联的社
会主义实
16课亚非拉
民族民
主运动
的高涨
17
第二次世
界大战与
战后国际
秩序的形成
23章战争和革
命(1914-1919年)
24章两次大
战的西
方(1914-1939年)
25
世界各地
的民族主
义(1914-1939年)
26
第二次世
界大战
19391945年)
二战史子标题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德意日法西斯组织与法西斯主义
2)亚洲、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
2.第二次世界大战
1)局部战争(日本侵华和中国的局部抗战)
2)全球战争(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2)联合国
3)二战影响
26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日本在中国的战争
2)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全面战争:战火中的世界
1)闪电战:德国征服欧洲
2)德国入侵苏联
3)亚洲及太平洋战争
4)轴心国的失败
3.战时生活
1)占领、合作与抵抗
2)大屠杀
3)妇女与战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和麦格劳-希尔《世界历史》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巴勒克拉夫主张,历史研究者应“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领导该时代历史潮流的力量,即中心。历史上也的确存在过“欧洲中心”或者“欧美中心”。但是“欧洲中心”的存在,并不等于非欧洲中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不存在。在研究“中心”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时,也应该研究非中心国家和地区对历史潮流的回应,或它们如何创造历史,不应该排斥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和历史贡献。

——摘编自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美国教科书关于二战史书写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历史书写的因素。
2024-05-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翻译的历史】

材料   东汉至唐宋期间,翻译的著作以佛经为主。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翻译家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借助西方外来语创造了“唯心”“彼岸”“刹那”“姻缘”等全新的词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主持翻译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著作掀起了译书的高潮。徐光启在《几何原本》中引入了西方几何学概念中的“点、线、面、直角、曲线”等专有名词,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理论与几何学相融合。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了西方农耕、种植业技巧。传教士邓玉涵编译《泰西人身说概》和罗雅各编译《人身图说》,将西方先进的人身解剖学引入中国。

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指出“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提出开设外语翻译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与列强交涉的语言障碍,再一次促使清廷官员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中国近代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知名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著作。严复根据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翻译了《天演论》:林纾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些介绍西方历史、法律的著作,诸如《万国公法》《公法千章》《西洋史撮》等开始出现。

——摘编自欧阳丁《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者地位的变迁》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运用中外史实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会议确立了四个原则(如表)。依据这四个原则建立的维也纳体系(     
正统原则承认1789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
补偿原则重整版图的过程中失去领土的国家及在对拿破仑力战有功的国家均给予补偿
势力均衡原则确保在重整欧洲版图的过程中,无一国家可取绝对的优势
围堵法国原则增强法国周边国家的力量,以围堵法国,以防其扩张
A.建立起新的欧洲政治均势B.维护了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C.维持了欧洲列强间的和平D.构建了成熟的全球治理体系
2024-05-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科举制度与晚清选官制度】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著有《风俗论》赞誉中国“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法国重农学派魁奈更认为“中国的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派,把文人奉为贵族”。一直到1855年,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仍认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包括罗马帝国)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有更多社会群体享有“竞争(文官)的自由”,且“没有操纵的提名,也没有可耻的党争”,有的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摘编自【英】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   李鸿章在1864年就批评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建议“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需专设一科取士”,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要求“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光绪二十四年诏令“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1905年清政府再有诏书“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据【日】宫崎市定《科举史》、【美】艾尔曼《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相关西方人士推崇科举制度的原因,论证科举制所具有的“(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的新举措。结合所学,基于政治、文化角度,归纳影响近代科举制命运的外部因素。
2024-05-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9 . 【英国交通发展与中国近代铁路】

材料一   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有时候,方便地获得原材料的途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到达市场的途径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发展早期原材料起决定性作用,后期主要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交通既有利于工厂更方便地获得原材料,也有利于更方便地把产品运抵市场。一个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过程,取决于交通的发展,在这方面运费的低廉、速度的便捷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依靠它们的道路来运载,工业革命将会被推迟到铁路时代”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时期英国交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重工业如煤、铁、建筑业等工业来说尤其重要。……同样,工业革命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交通要迅速变革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工业的发展需求,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为交通变革注入了技术动力。

——林国锦《1750—1830年英国交通变革及其影响初探》

材料二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

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交通发展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用一句话指出交通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指出当时英国交通进步的具体成就。
(2)根据材料二、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概括张謇建议修建铁路的理由。结合所学,简述交通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4-05-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仲裁在各类商业活动及其他纠纷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1563年英国《劳工法令》规定,治安法官或地方官员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审理等手段来解决劳资纠纷。169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仲裁法》。1854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包含大量仲裁条款的《普通法程序法案》。19世纪之后,劳资争议发生后,一般是双方各自指定数目相等的仲裁人组成仲裁委员会来解决纠纷。当这些争议通过仲裁成功化解,或当争议无法化解而导致劳资冲突爆发时,仲裁委员会的使命就宣告结束。詹姆斯·杰斐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仲裁并不能成功地消除雇主和劳工之间的权力鸿沟,相反却加剧了权力的不对称性。”

——摘编自刘金源《近代英国劳资争议仲裁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改革运动,将一些公共服务重新下放或返还给公民社会组织。莱斯特·萨拉蒙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全球结社革命’,即在市场和国家的领域之外有组织的公民行动在蓬勃兴起。”法国公民社会组织在1987年就建立了54000个,而20世纪60年代每年只成立11000个。据最新估计,英国有公民社会组织275000个,其收入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5%。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联合调查显示,73%的公民社会组织有政策倡导行为,59%的公民社会组织开展过游说活动。

——摘编自齐久恒《近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的历史嬗变——基于四个阶段实践特征的镜像透视》

(1)概括近代英国仲裁制的特点,并评述其影响。
(2)归纳20世纪70年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并结概述其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