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内向化演进模式的形式及其经济停滞状态出现。而究其原因则为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导致人均经济量值的停滞和下降。其中,江南地区农业精耕细作,亩产达到四五百斤;亩产的提高主要在于亩均劳动量投入的增加。由于地少人多,其生产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缩小,小生产的模式日趋强化。手工业在技术分工等方面有所进化,但生产动力、生产机械与宋元比较没有大的改进。传统商业经营的商品非主要生活用品,更少生产资料,所谓“其货纤靡,其人善贾”,这种商品流通、市场交换仅是自然经济的调节和补充,其运作能量和运作方式不具备现代市场的内在张力。在经营商业是“末富”政策环境中,商人的正常经济活动常受到政府的“超经济强制”的干预,商业活动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市场,而是官府的“留难”。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自然财产也得不到法律保护。明清时期,中国外贸主要有官方朝贡贸易、公行贸易和“非法”的私人贸易,这一时期的贸易与唐宋相比,其外贸的比重和对外开放程度均不及,出现了明显的倒退。

——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借助于传统水路和现代铁路,与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实施对接,从而逐步发展起了以沿海和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为导向的近代外向型经济。毋庸讳言的是,由于中原并不直接面海临江,所以,各通商口岸对它的经济辐射,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各通商口岸的进出口业务,总是先在沿海、沿江省区展开,稍后才会逐渐延展到内陆的某些区域。从当时各口岸的海关贸易报告和贸易统计中相关资料的多少和数值的大小上,也可以感受到内陆和沿海、沿江省区之间,经济外向化进程上的这一差距。在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利用中国沿海最大对外贸易港的区位优势,通过其他通商口岸的中转作用,将其经济辐射的范围,逐步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扩展。而汉口开埠后,各种洋货便经汉水支流小王唐、白河流域销往到此,而这一地区的土特产品,也经水运销往汉口和国际市场。

——摘编自吴俊范《近代中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济内向化趋势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克庄(1187-1269年),福建莆田人。宝庆元年(1225年),刘克庄任建阳县令,到任之初,他发现建阳县义仓仅存粮八百石,便多方筹款购粮三千石,使之恢复原有的储备规模,以应急需,并特撰仓联“聊为吾民留饭碗,岂无来者续新灯”以警示后来者,被誉为“父母之心,仁人之言”。嘉熙四年(1240年),年逾半百的刘克庄出任广东提举,继转漕运兼市舶使。刘克庄在粤期间,以关心民瘼为己任,清理积压狱案,为弱者申冤,力办利民实事。在南粤任上,旱情不断,刘克庄不忍庄稼将熟而枯败,孑民几番饥馁,连连祈雨抗旱。甚至于行将调任离职之际,他仍怀拳拳爱民之心,祈神施雨。

——摘编自《刘克庄:“聊为吾民留饭碗”》

(1)根据材料,概括刘克庄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刘克庄的事迹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的改革是最为彻底的,其中他的农本思想与对农业的激励政策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变法中规定,凡勤于耕织、生产粮食和织帛多者可以免除徭役;对懒惰、经商和游手好闲或不务正业而贫穷之民,国家不仅不给以帮助而且要收容为官奴婢,强制从事各种劳动。商鞅认为,农税重,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进而影响到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只有做到“征不烦,民不劳”,才有利于稳定农业。为此,他把“货秉而税”作为促进农业的一个办法,以迫使那些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人转而务农,否则就会在国家税收的压力下处于更加困难的地步。

——摘编自李维林、赵梦涵《商鞅的农本思想与激励政策析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激励农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激励农业发展的意义。
4 . 世界近代史是复杂和有趣的,它吸引了大量的史学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现在,请走近世界近代史,领略其魅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漫长的中世纪的终结,发生在18世纪中叶。在经济领域它对应的是蒸汽机的发明,近代工业的诞生。

——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材料二   漫天飞舞的白色棉絮,忙碌有序的工人,还有上百台隆隆轰鸣的机器,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崭新的世界。是的,就是这一朵朵小小的棉花


(1)法国史学家勒高夫认为中世纪终结于18世纪中叶。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述。
(2)阅读材料二并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然后阐述这样填写的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机制”指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联合国的出现是国际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即全球化进程发展到这样一种阶段,国际和平与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事务需要全球管理。国际联盟是建立世界性和平与安全机制的创新尝试。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火炬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传承,成为《联合国宪章》的理论渊源。1944年,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提出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领域国际机制的一种总结与发展,它提出了未来国际组织的宗旨、原则、机构和职能等,基本确定了该机制的本质特征。……194510月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是当时国际机制发展水平的写照:它并不谋求更改现有的秩序,而是改进其运行机制;它追求理想主义原则,但其规则和决策程度又符合当时国际社会的现实;它突出大国的主导地位,强调大国一致原则的重要性,但对大国权力设置了必要的限制;其权力来源于成员国的授权,但作为独立的国际法主体,它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权力和行为能力,在实践中享有一定独立行动的权限;联合国本身是一个协调中心,将权限进行划分,从而保证机制上的活力,为国际机制在各问题领域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门洪华《联合国机制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机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联合国机制”的历史意义。
2022-08-03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318日凌晨、反动军队偷袭蒙马特尔停炮场,与守卫大炮的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早晨,国民自卫军在费烈和雅克拉尔领导下,迎接新的战斗。晚上8时,占领了市政厅,巴黎全市获得解放。26日,巴黎举行了史无前例的民主选举。由巴黎各区普选产生的城市代表组成了公社委员会。委员们是一致公认的忠诚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大约一半属于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成员。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了公社成立典礼。528日,在法国和德国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巴黎公社被扼杀。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9179月初,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通过工农武装起义来推翻临时政府,使政权转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1024日,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士兵和水兵在列宁领导下开始了起义。2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向全世界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了第一届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次年23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起来。这次革命的成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摘编自高海林等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3月18日革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法国3月18日革命相比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1119日,苏联以强大的兵力进攻了斯大林格勒的南北两面。经过四天的迅速推进,苏军成功地包围了为夺取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城而长期作战的德军。当突围也许还有可能时,希特勒为了保持威望,拒绝批准撤退。相反,德国人试图组织援军从西面冲破苏军的包围圈。经过激烈战斗后,德国援军被卡在距离被围的德军大约不到二十二英里的地方。苏军展开新的合圈攻击,迫使德国援军急速向西撤退,以免在斯大林格勒遭到被切断的命运。德国的迟迟撤退注定了纳粹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命运。194322日德军投降。德军再也不能盼望军事上获得全面胜利了······在1942年夏季和秋季,运送给养的工作迟延不前,直到1943年才有大量的武器、食品和军事运输工具从西方调来,用以供应苏军日常的给养。在北非牵制着德军的一部分力量,在西欧拖住德国的其他后备部队,英美的作战努力对于苏德战场的进程,当然是有深厚影响的。

——摘编自[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影响。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初,德意志“市民城镇”(带有中世纪等级社会的烙印)数量众多,但人口规模很小,超过10万的仅两座城市。在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各邦国进行城镇化改革,尤以普鲁士改革最为明显。1808年,普鲁士发布《城镇规程》,宣布把城镇从国家监护中解放出来,拥有完整的自治权。市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而市民权的获取则不再根据等级出身或是否属于行会成员来决定,而是与居住年限、住房拥有、教育程度及财产情况联系在一起。市议会任命市政府官员。1815年后,普鲁士城镇改革进入西部省份,其主要方针是取消绝对王权的控制,培养城镇居民的责任意识和自治能力。

——摘编自孟钟捷《简析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地区城镇化的“起步”》


(1)根据材料,说明德国城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城镇化的有利条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印第安人早在万年以前,主要是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万年以前便已到达美洲的南端。当他们到达美洲后,择地而居发展起来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较高水平的文明均分布在墨西哥中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他远离赤道热带区域的印第安人则基本上处于旧石器时代。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美洲诸印第安文明与其他大陆诸文明相隔绝,而且诸印第安文明彼此之间基本上也相隔绝。在2500年中,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证明中美洲和秘鲁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这几千年中,欧亚大陆各地区,还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都处在持续不断的交往中。最终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远远落后于欧亚人。到公元1500年时,美洲大陆刚进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约公元前25000年便已达到的文明阶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2022-07-27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整个世界史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约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一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世界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历史转折。在中国生活着孔子与老子,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生活着佛陀;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互不知晓,但他们都在思考着共同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相比,不仅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主要是他们思考问题的一致性:“人是什么”。

——摘编自陈鸿《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材料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为本”的朴素理念。中国的孔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与苏格拉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传承了西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一生虽未亲身从政,但他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以培养懂得怎样从政的专门人才。二者都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兴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都强调道德教育以改善社会风气。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本国及他国、对现世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影响。
2022-07-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