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23 道试题
1 . 零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诗中有“交河美酒归叵罗”之语,“叵罗”是一种特殊的金质碗形酒器,唐诗中用以盛放葡萄美酒的“夜光杯”是玉质的名贵酒器。发现,近年出土的数量浩繁的唐代酒器中,也多由金、银、玉器等各种质料制成。唐代酒店多使用“玉盘”“金鼎”等餐饮用具的主要原因是
A.酒店经营者有雄厚资本B.商人比较信任经济环境
C.唐代餐饮文化发展繁荣D.唐代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2-01-01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尚书·吕刑》记载了周穆王作刑法时对臣下的训话“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这表明
A.分封制规范了西周统治格局B.血缘关系深刻影响了周代政治
C.西周社会统治秩序井然有序D.周王重视对王室成员管理教育
2022-01-0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解放军成为女性择偶优先考虑的对象,传统的婚礼仪式基本消失,比较流行简单、朴素的新式婚礼。这反映了
A.政府提倡婚姻自主B.择偶标准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C.婚礼仪式中西合璧D.先进习俗完全取代了落后习俗
2022-01-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评论先秦时期的某思想家说“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史学大家吕思勉认为他的哲学“专在破执”。该思想家
A.强调施政为民B.主张超越功利C.认为天行有常D.倡导刻苦俭朴
5 .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

——(英)WC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二   工具理性不同于价值理性之处就在于它更加强调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而这种“理性”形式与关注客观结果、注重精确性、讲求实践性的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科技进步使后者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从而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特性,现代法律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现代社会科学体系,甚至现代派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德国的崛起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企业与政府合作……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牛顿时代人类对光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以及爱因斯坦对光学发展的贡献。光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从文化艺术角度举例来说明。
(2)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以近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崛起的原因。
2021-12-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不断的改革与自我革命中突破前行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为田开阡陌封疆(田塍的界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同时代的严复,毕生最大功业是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名著为中文,其所译书籍中,最有影响的一部书当是……严氏从社会进化论更引申为世界列国的竞争,提醒国人必须努力争胜,方能自强保种。……此书在1898年正式出版后,引起极大的社会轰动,一时竞谈“天择”、“适存”。许多人还以进化论术语来给自己的小孩取名,胡适原名洪骈,读了该书后,决定改名为“适”,字“适之”。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雷颐《走向革命》

材料三 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这种能力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1)改革就是要突破旧制度的藩篱。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突破了秦国的哪两项旧制度?商鞅变法对秦始皇成就霸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严复译著中“最有影响”的书籍。结合译著内容和时代主题分析该书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反响?扼要概括该书的社会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百年探索的伟大征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错误。请指出党的历史上三次最具历史意义的主动纠正自身错误的史实。②自我革命还需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指出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大理论创新成果及主要意义。世纪之交,在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问题上又产生了什么重要理论成果?
2021-12-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帝国的政治系统则继承中国已发展甚久的一套制度,皇帝承受天命治理天下,由一个文官体系辅佐。这一文官为主的行政组织,在中央实行决策、执行与考核监察的三权分立,执行业务则分属六部掌握。不久后,“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摘编自《文献通考》、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我们称之为“纵向民主”。在这个纵向民主的社会里,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地进行参政议政。……如果中国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横向民主”体系,大量精力会被浪费在竞选的争斗之上,大批候选人会提出无数个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容易导致混乱,是珍视和谐与秩序的中国人不愿看到的。因此,中国没有以民主改革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党执政体制内进行了调整,通过倾听自下而上的声音并且保持高层的决策权。

——【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为“皇帝承受天命治理天下”提供理论保障的儒学思想家?唐朝的这一套文官体系在决策方式上有何特点?政事堂的设立有何作用?
(2)近代中国曾尝试过哪些“横向民主”制度?新中国的“纵向民主”里,人民自下而上参政议政的制度保证有哪些?
2021-12-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1873年美国人帕尔文制成第一台以蒸汽为动力的拖拉机,1889年,美国芝加哥的查达发动机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的农用拖拉机——“巴加”号拖拉机。20世纪初,瑞典、德国、匈牙利和英国等国几乎同时制造出以柴油内燃机为动力的拖拉机。拖拉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
A.内燃机的发明首先应用于农业领域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D.圈地运动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2021-12-3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回来吧,祖国需要你们!”1949年12月18日周总理的那一声呼唤令多少海外游子热泪盈眶,他们冲破重重封锁与阻挠,回归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下不属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的是
A.袁隆平B.李四光C.钱学森D.邓稼先
2021-12-3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以证史,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
B.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C.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D.与国民党进行决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2021-12-31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