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高三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021-01-09更新 | 6258次组卷 | 50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陆九渊“发明本心”“易简工夫”的修身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表明陆九渊
A.具有济世情怀B.主张“格物致知”
C.劝导追逐名利D.宣扬“心外无物”
4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宋明理学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积极成分,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人格的意蕴有三:“孔颜乐处”;“民胞物与”,意为百姓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浩然正气”,即执著于人格理想与道德信念,不为任何外来压迫所动摇。

——摘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摘编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朱熹认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仁者应有怎样的品格与境界?并用一句话概括朱熹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简述其共同历史意义。
2021-0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5 . 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关于君臣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孔子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是无条件的
②唐太宗选贤与能,虚怀纳谏,臣是君的“镜子”
③黄宗羲认为君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④朱熹提出秦汉以来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儒者要设法“正君心”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1-0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
B王阳明提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为遏制伪善流行,特别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强调践行美德
C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
D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兴起

A.AB.BC.CD.D
2020-12-2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只要识得此理,“满街都是圣人”。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夫私者,人之心也”B.“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020-12-2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浦江、新昌中学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宋朝和明朝“陆王心学”各自的代表人物是
A.陆九渊王夫之B.朱熹王阳明C.陆九渊王阳明D.朱熹程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据此可知他(     
①认为理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②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
③强调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④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12-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儒学家们认为:人生来即平等地拥有仁义礼智之性,这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因而人人皆具有学为尧舜的可能性。但又因气有清浊之分,浊气袭身,导致“人不能皆知其性,以至于乱其伦理而陷于邪僻”,天理本然之性晦暗不明,人性沉沦,社会动荡。故此他们主张
A.“存天理,灭人欲”B.建立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格物致知D.重新构建儒家精神道统
2020-12-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提前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