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晾.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说这段话的思想家应是
A.二程”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2 . 某学者认为,儒家思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积极接受和吸收外部的文化因素,才能适应阶级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获得常新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战国荀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
B.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教、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
C.唐代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呈现三教合一
D.明代王守仁继承发展陆九渊思想,形成陆王心学
2020-11-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王阳明看来,道”就是“良知”。有人让他说明“道”究竟为何物,他的感受是“欲发挥此,只觉有一言发不出,津津然如含诸口,莫能相度”,“良知”是非理性的自我,所以王阳明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据此可知,王阳明知晓“良知”的最佳途径是
A.诚心向佛B.求诸自心C.读圣贤书D.格物致知
4 .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它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     “格物就是就一物上穷尽一物之理,致知便只是穷得物理尽后我之知识亦无不尽处,若推此知识而致之也。此其文义只是如此,才认得定,便请依此用功,但能格物则知自至,不是别一事也。

——《答黄子耕四》《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简述汉武帝利用董仲舒新儒学加强思想专制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主张,指出理学思想来源和实质。
2020-11-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此语出自于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活在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编撰的“四书”不包括
A.《大学》B.《中庸》C.《宋书》D.《孟子》
7 .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明)《明夷待访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照抄材料不得分)。并指出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人物。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现实社会意图,并指出“理”的内涵及获取之途。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该作者的主要主张,并简述“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表达了这一时期的学者们怎样的思想诉求?
2020-11-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主张体现了陆王心学思想的是
A.“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此知是生来就有的,无待于学,所以谓之良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提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下列最有可能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荀子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
10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在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志的王座。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摘编自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简述这一措施对儒学地位产生的影响。
(2)宋代使理学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2020-11-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