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守仁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下列各项中符合陆王心学思想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存天理,灭人欲。”
C.“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是故谓之良知。”D.“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有思想家所倡导的主张,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各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为下层民众及新兴阶层打开了精神世界的大门。这一主张最可能是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D.“循天下之公”
3 .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仁者,本心之全德”,“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

“平易近民,为政之本”,“以养民为本”,“爱莽民力”。

——摘引自朱熹《论语集注·为政》《中庸·集注》《朱子语类》等

材料三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理念就已萌芽。战国的《六韬》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记载;西汉的《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观念,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观已经形成。在治理模式上,“共治”表现为国家层面上的“君臣共治”和地方层面上“官绅共治”。

——徐亚文刘洪彬《共治理念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思想的核心,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荀子与董仲舒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张。
(2)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朱熹“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
(3)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君臣共治”角度,以孔子、朱熹、黄宗羲为例,指出他们在“君臣关系”方面的思想主张。②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以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为例,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探索。
4 .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天下为公思想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论语·宪问》之“子路问君子”章,问“为行何如可谓之君子”,孔子给出了君子之道的基本生成关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

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据《论语正义》等整理

材料二   宋明理学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积极成分,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人格的意蕴有三:“孔颜乐处”;“民胞物与”,意为百姓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浩然正气”,即执著于人格理想与道德信念,不为任何外来压迫所动摇。

——摘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为“天下为公”注入新时代内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孔子赋予“儒”的含义和他的教育目标,阐释“理想主义的精神”。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朱熹认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仁者应有怎样的品格与境界?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一问作答:①概述孙中山为实现民生主义,“替人民谋幸福”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②简述中国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的“为世界谋大同”的主张,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怎样的重大时代课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あ,久而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蔤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
2020-11-1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一种思想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准则。这种思想属于
A.孔孟儒学B.宋明理学C.墨家学说D.董仲舒新儒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A.天人感应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君权神授
2020-11-1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只要识得此理,“满街都是圣人”。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夫私者,人之心也”B.“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020-11-08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老子》记载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选项中其内涵或主旨与此主张最接近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天地之化日新D.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朝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隆礼至法,则国有常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