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欲利用pET22b质粒将L-天冬酰胺酶基因(如图1)导入宿主菌(对氨苄青霉素敏感)中,以构建高效表达L-天冬酰胺酶的菌株。该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和LacZ基因及一些酶切位点,其结构如图2。LacZ基因编码的产生的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周围呈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利用感受态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宿主菌后(转化成功率并不是100%),可将转化后的宿主菌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和X-gal的固体培养基上,以此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宿主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BglⅡ和BamHⅠ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宿主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B.可用EcoRⅠ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周围呈白色的菌落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宿主菌,均可产生L-天冬酰胺酶
C.可用EcoRⅠ和KpnⅠ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其酶切产物不能直接混合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可用EcoRⅠ和KpnⅠ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周围呈蓝色的菌落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宿主菌
2023-12-27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2 . 籼稻和粳稻两个稻种的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但常常败育。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和基因检测发现了籼稻(基因型表示为ii)与粳稻(基因型表示为jj)之间生殖隔离的遗传因素。
(1)粳稻适于高海拔种植,而籼稻适宜于在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检测发现粳稻中的许多基因不存在于籼稻中,而籼稻中的很多基因也未在粳稻中出现。对于两者的进化,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__。
A.粳稻是籼稻祖先
B.粳稻中特有的基因来自生长于高海拔的祖先
C.两者的共同祖先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化
D.粳稻在低海拔地区可进化为籼稻

(2)显微观察发现籼-粳杂交种产生的花粉中有一半表现异常(败育),且其自交子代中ii和ij比例接近1:1,由此推测____。
A.jj纯合子死亡B.i型花粉粒败育
C.ij杂合子部分死亡D.j型花粉粒败育

(3)研究者选择了5个与花粉败育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为了确定与籼-粳杂交不育相关的基因,应____。(编号选填并排序)
①将敲除候选基因的ij自交
②分别敲除 ij 的5个候选基因
③敲除ij 的全部候选基因
④统计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
图1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为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对水稻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可知____。
A.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不能生长
B.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C.浓度3一定大于浓度2
D.浓度4 可能大于浓度 3

(5)据图1分析,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调节。
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

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

1

a

b

2

普通水稻(野生型)

同上


(6)请补充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___;b____
(7)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3 .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是 AD发病关联基因。科学家尝试构建含人APP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如图1),以研究AD疾病的发病机制。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BamHl

Xho l

Bcl l

Sac l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5'-C↓GATCG-3'

5'-C↓TCGAG-3'

5'-↓GATC-3'

5'-GAGCT↓C-3'

(1)下列对培养基X和培养基 Y 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
A.培养基 X是鉴别培养基
B.培养基 Y 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C.培养基X上生长大肠杆菌均含有重组质粒
D.培养基 Y 上生长大肠杆菌均含有重组质粒

(2)下列关于过程Ⅳ的培养条件,说明合理的是____。
A.加入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
B.5%CO2—维持酸碱平衡
C.适宜温度—维持酶活性
D.适宜渗透压—维持水平衡

(3)在繁育转基因小鼠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与工程是____。(编号选填)
①重组DNA 技术
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③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④细胞核移植技术
⑤胚胎移植技术
(4)若过程Ⅰ中质粒pUCl8选用了 Xho I和BclⅠ进行切割,表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为实现其与目的基因相连,可在人APP基因两端分别添加____(编号选填):若要保证过程Ⅱ能够成功回收 APP 基因,则应在人 APP 基因两端分别添加____。(编号选填)
①XhoI 和 BclI的识别序列
②SacI 和 BclI的识别序列
③Xho I 和 BamHI的识别序列
④Sac I 和 BamHI 的识别序列
科学家研究发现AD与脑部的β淀粉样蛋白(Aβ)寡聚有关,Aβ寡聚体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毒性反应,造成神经细胞死亡。相关机制如图2,请回答:

(5)有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图8所示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
A.不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
B.避免被酶降解
C.短时间内可大量释放
D.减少能量的消耗

(6)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NMDA受体结合会引起Na⁺通道打开,Aβ寡聚体与NMDA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兴奋性将____(增强/减弱/不变)。AD患者的神经纤维常常出现缠结原因是Aβ寡聚体导致微管稳定性丢失,由微管蛋白组成的____(细胞结构)被破坏,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7)请据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AD患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____
4 . Ⅰ.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部分家庭成员血型已经请楚。已知该地区人群中决定血型的IA基因频率为0.1,I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甲遗传病在男性群体中患病率为20%,4号个体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甲病基因(D/d)不位于X、Y同源区段上。

(1)在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男性_________女性。(填“高于”“低于”成”等于”)
(2)经过血型型检查发现9号个体为O血型,检查发现11号个体除了患有甲病之外,伴有性染色体三体,可初步判断11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经过对染色体分析,得知发生异常的可能原因是父方在______出现了分裂异常,产生了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与母方产生的性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配子发生了结合。
Ⅱ.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调控的,这种调控会影响性状。某实验小鼠的毛色是由小鼠毛囊中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控制的,酪氨酸是合成色素的前体物,酪氨酸在酯氨酸激酶的作用下可以合成多巴醌,B基因控制酪氨酸激酶的合成,b基因无法合成酪氨酸激酶,表现为白化小鼠,D基因可以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可以将多巴醌合成黑色素,d基因无法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多巴醌会转化成棕黄色素。B基因与D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3)为探究某只白化雌鼠是否能表达成黑色素合成酶,选用基因型为BbDd的雄鼠与该雄鼠杂交,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说明该白化雌鼠不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
(4)在实验种群中,小鼠始终自由交配,经多代培养后,种群中棕黄色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1%,黑色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3%,从该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黑色離鼠和一只棕黄色雄鼠交配,产生的子代为白化鼠的概率是________
5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流行度与流感病毒不相上下。下图是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载体的示意图,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

限制酶BclIEcoRIXbaISau3AIBamHI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过程②在PCR扩增仪中需加入__________酶,设计引物时在两种引物的__________端分别添加的限制酶是_________(填名称),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____种酶得到质粒B。
(2)过程③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图中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_________,连接此底物中的末端的DNA连接酶可以来自___________

(3)过程④的目的是使质粒B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准确复制、方便提取,因此质粒B的组成元件中___________(填“是”或“否”)必须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4)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 DNA 的方法。这两种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与非限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为1∶50~1∶100,在PCR反应的最初10~15个循环中,其扩增产物最初主要是双链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非限制性引物引导的PCR就会产生大量的单链DNA。假设反应体系中原来有a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扩增产生双链DNA,后20个循环均只扩增一条链,则需要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_个,非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_个。
6 . 某二倍体昆虫(XY型性别决定,且1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的正常眼和星眼、长翅和短翅分别由等位基因B/b,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星眼长翅雄虫和正常眼短翅雌虫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星眼长翅(♀):正常眼长翅(♀):星眼短翅(♂):正常眼短翅(♂)=3:1:3:1,不考虑致死和基因突变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翅形的性状中,属于显性的是_________。基因D、d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它们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 不同。
(2)亲代雄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现F1种群中出现一只表型为星眼的三体雄昆虫(2号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欲测定眼形基因是否在2号染色体上,将该昆虫与多只正常眼雌昆虫(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请回答:
①三体雄昆虫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
②若后代星眼:正常眼=5:1,则该眼形基因_________(是/不是不一定)在2号染色体上;
③若后代星眼:正常眼=1:1,则该眼形基因_________(是/不是/不一定)在2号染色体上。
7 . 线粒体DNA(mtDNA)的转录调控对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mtDNA的2条链分别称为重链和轻链。
(1)mtDNA的转录过程与核DNA相似,在______酶的作用下,游离的______依次连接,合成mRNA.
(2)环境变化信号会诱导7SRNA在线粒体中积累,科研人员推测7SRNA可以调控mtDNA轻链转录,并以mtDNA轻链为模板构建体外转录体系来进行实验验证。
①科研人员设置了2组实验,其中A组加入不同浓度的7SRNA,B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无关RNA作为____
②检测体系中mtDNA轻链转录的mRNA生成量,据图1可知,7SRNA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mtDNA的转录。
   
(3)图2所示为mtDNA轻链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由酶POLRMT、转录因子(TFAM和TFB2M)和mtDNA轻链启动子组成。7SRNA可以与转录起始复合物中某种成分结合,诱导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影响转录。为确定7SRNA结合的具体成分,科学家进行体外转录实验,检测mtDNA轻链mRNA的生成情况,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不用7SRNA处理用7SRNA处理用7SRNA处理
一段时间后加入POLRMT一段时间后加入TFAM一段时间后加入TFB2M一段时间后加入mtDNA
mtDNA轻链mRNA
的生成情况
+-+---
注:+代表有mtDNA轻链mRNA;-代表无mtDNA轻链mRNA
根据表中结果7SRNA结合的成分应为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该成分在与7SRNA结合时,会聚合形成二聚体。
(4)继续研究发现高浓度的7SRNA会诱导线粒体中mtEXO(RNA降解酶复合体)的形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mtDNA转录调控系统,维持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动态平衡过程。综合题中信息,请完成下图示,阐明mtDNA轻链转录的调控机制______
   
注:补全图中2处横线和2处方框中的内容
2023-08-03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氨基酸定点突变分析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酶催化机理以及对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定向改造的重要技术。在基因内部引入点突变,是获得氨基酸定点突变的主要方式。下图是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的原理图,其中三个引物分别为F1(5'—GGAATTCCATATGAGGATCCTCTTTC—3')(GAATTC为EcoRI识别位点,并切割G和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ATATG为NdeI的识别序列,并切割C和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F2(5'—TGGGACGACTTCGCCTCGACCATGC—3')(黑体GA为突变碱基)和R2(5'-CCCCCCGGGGGCGGCCAGCCGCTC—3')(CCCGGG为SmaI的识别序列,并切割C和G之间的磷酸二酯键),野生型基因已连接在质粒PIK340上,且序列已知。

   

(1)第2轮PCR是在第1轮PCR的反应体系中进行的,虽然只加入了F1引物,但仍能得到突变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突变基因与pT7Blue质粒连接时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填“E.coli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
(2)在IPTG和X-gal存在的条件下,Laz基因表达后,产生蓝色物质,否则为白色。据图分析,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IPTG和X-gal后,形成的白色菌落不一定是成功导入克隆载体的大肠杆菌,理由是______________。若要选出成功导入克隆载体的大肠杆菌,还应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白色菌落中是否成功导入克隆载体,用EcoRI和SmaI双酶切提取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分析,该突变基因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2~8号样品中是否发生了预期突变,随机抽取四组进行测序,并与野生型基因进行对比,结果如图

   

该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4)若该突变基因成功表达,则可获得氨基酸定点突变的蛋白质,该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9 . 女娄菜是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雌雄异株二倍体草本植物。科研人员将来自番茄的番茄红素基因A和来自胡萝卜的基因B同时导入女娄菜细胞,培育出能合成类胡萝卜素且籽粒呈现不同颜色的转基因女娄菜,相关基因对籽粒颜色的控制机制如图所示。

   

基因A和基因B的插入位置可能有多种,将获得的插入位置相同的同种转基因女娄菜相互杂交,获得F1,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F1表型及比例
亮红色雌:亮红色雄:白色雌:白色雄=3:3:1:1
亮红色雌:亮红色雄:橙色雄:白色雌:白色雄=6:3:3:2:2
亮红色雌:亮红色雄:橙色雌:橙色雄:白色雌:白色雄=9:9:3:3: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题图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
(2)第一组实验结果表明基因A和基因B插入染色体的位置是_____
(3)第二组实验结果表明基因A和基因B遗传时遵循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F1亮红色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
(4)第三组实验结果表明基因A和基因B插入染色体的位置是_____。F1橙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橙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
2023-07-05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题
10 . 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2n=28),其花色红花和白花受等位基因A、a控制;茎长受B+(高茎)、B(中茎)、b(矮茎)3个基因控制,某种茎长基因型胚胎致死。现将一对高茎红花植株个体杂交,产生的F表型及比例如下表。取F1的中茎红花随机交配,F2中矮茎红花个体占7/32.
性别F1的表型及数量
雌株高茎红花雌株81、中茎红花雌株39
雄株高茎红花雄株40、中茎红花雄株18、高茎白花雄株39、中茎白花雄株23
(1)对该植物进行核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根据以上信息,B+、B、b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表示为_____(用“>”表示)。
(3)控制花色的基因和茎长性状的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为_____
(4)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涉及茎长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
(5)取F1高茎红花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有_____种基因型。
2023-07-03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