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69 道试题
1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0,1]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1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2次操作:;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若第n次操作去掉的区间长度记为,则(       
A.B.
C.D.
2 .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商晚期饕餮纹大圆鼎(如图1)出土于辽宁省略左县小波汰沟.此鼎直耳,深腹,柱足中空,胎壁微薄,口沿下及足上端分别饰单层兽面纹,足有扉棱,耳、腹、足皆有炱痕.它的主体部分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半球与圆柱的组合体(忽略鼎壁厚度),如图2所示.已知球的半径为R,圆柱的高近似于半球的半径,则此鼎的容积约为(       
A.B.C.D.
3 . 18世纪30年代,数学家棣莫弗发现,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那么当n比较大时,可视为X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任意正态分布,可通过变换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当时,对任意实数x,记,则(       
A.
B.当时,
C.随机变量,当减小,增大时,概率保持不变
D.随机变量,当都增大时,概率单调增大
4 . 有很多立体图形都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其中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因其最早由阿基米德研究发现,故也被称作阿基米德体.如图,这是一个棱数为24,棱长为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正方体截去八个一样的四面体所得.若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则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2-09-23更新 | 357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A卷)
5 . 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1247年).该书第二章为“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如图“竹器验雪”法是下雪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器皿收集雪量(平地降雪厚度器皿中积雪体积除以器皿口面积),已知数据如图(注意:单位),则平地降雪厚度的近似值为(       

   

A.B.C.D.
6 . 睡眠是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源泉,然而许多人被睡眠时长过短、质量不高等问题所困扰.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这一天某研究小组随机调查了某高校100名学生在某一天内的睡眠情况,将所得数据按照分成6组,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的值,并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校所有学生每一天的平均睡眠时长(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每一天睡眠时长不低于7.75小时认定为睡眠充足,以频率代替概率,样本估计总体,在该高校学生中随机抽查3人,求至少有两人每一天睡眠时长充足的概率.
2024-03-23更新 | 167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7 . “圆幂定理”是平面几何中关于圆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包含三个结论,其中一个是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图,已知圆O的半径为2,点P是圆O内的定点,且,弦ACBD均过点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定值B.的取值范围是
C.当时,为定值D.的最大值为12
2022-03-09更新 | 373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2015新课标全国I理科)《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
C.36斛D.66斛
2016-12-03更新 | 20440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Ⅰ)
9 . 古希腊数学家托勒密于公元150年在他的名著《数学汇编》里给出了托勒密定理,即圆的内接凸四边形的两对对边乘积的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已知ACBD为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且,若,则实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0 . 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个数列:1,1,2,3,5,8…,其中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之和,即,这样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则       
A.175B.176C.177D.178
2023-10-16更新 | 1678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10月)数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