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2023高二上·江苏·专题练习
多选题 | 较易(0.85) |
1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
B.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
C.推导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
D.推导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
2024-03-1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4 数学归纳法(2个考点四大题型)-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 .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暅提出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利用该原理可以证明: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等于R的圆柱,挖去一个以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后,所得的几何体的体积与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的体积相等.现有一个半径为R的球,被一个距离球心为d)的平面截成两部分,记两部分的体积分别为,则(       
A.B.
C.当时,D.当时,
2024-01-26更新 | 65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章 立体几何中的计算 专题三 空间体积的计算 微点4 四面体体积公式拓展综合训练【培优版】
3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
B.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
C.推导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
D.推导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
2023-09-11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4.4 数学归纳法(3)
4 . 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下面条件中能证明的是(       
A.
B.
C.
D.
2023-05-21更新 | 61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6讲 立体几何小题(2) -《考点·题型·密卷》
5 . 定义的导函数的导函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可以证明,任意三次函数都有“拐点”和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其对称中心,请你根据这一结论判断下列命题,其中正确命题是(       )
A.存在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对称中心的三次函数
B.函数的对称中心也是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
C.存在三次函数,方程有实数解,且点为函数的对称中心
D.若函数,则
2023-05-05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
6 . 传说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内有一个内切球(与圆柱的两底面及侧面都相切的球),阿基米德认为这个“圆柱容球”是他最为得意的发现,在他的著作《论圆和圆柱》中,证明了数学史上著名的圆柱容球定理:圆柱的内切球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亦可证明该定理推广到圆锥容球也正确,即圆锥的内切球(与圆锥的底面及侧面都相切的球)的体积与圆锥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表面积之比.若已知该比值为的圆锥,其母线长为,底面半径为,轴截面如图所示,则(       
   
A.若,则
B.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C.用过顶点的平面去截圆锥,则所得的截面图形可以为直角三角形
D.若一只小蚂蚁从点出发,沿着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到达点,则爬行最短距离为
2023-06-13更新 | 39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折叠、旋转与展开 专题二 空间图形的展开与最短路径问题 微点2 空间最短路径问题(二)【基础版】
7 . 形如的函数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最常见的一个函数模型,因其形状像极了老师给我们批阅作业所用的“√”,所以也称为“对勾函数”.研究证明,对勾函数可以看作是焦点在坐标轴上的双曲线绕原点旋转得到,即对勾函数是双曲线.已知为坐标原点,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渐近线方程为
B.的对称轴方程为
C.是函数图象上两动点,的中点,则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D.是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作切线,交渐近线于两点,则的面积为定值
2023-07-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章 导数与函数的图像 专题二 函数的凹凸性与渐近线 微点2 函数的凹凸性与渐近线综合训练
8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实数的取值可能为(       
A.B.3C.D.4
9 . “切线放缩”是处理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技巧.如:在点处的切线为,如图所示,易知除切点外,图象上其余所有的点均在的上方,故有.该结论可构造函数并求其最小值来证明.显然,我们选择的切点不同,所得的不等式也不同.请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B.
C.D.
2022-05-31更新 | 101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6讲: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测)(中档卷)-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0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为了后世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如图,在线段上任取一点(不含端点AB),使得,过点交以为直径,为圆心的半圆周于点,连接.下面不能由直接证明的不等式为(       
A.B.
C.D.
2022-08-29更新 | 844次组卷 | 14卷引用:2.2 基本不等式(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