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一)在函数图象的学习中常常用到化归转化的思想,往往通过对一些已经学习过的函数图象的研究,进一步迁移到其它函数,例如函数与正弦函数就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只需将轴下方的图象翻折到上方,就得到的图象.
(二)在研究函数零点问题时,往往会将函数零点问题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例如研究函数的零点就可以转化为函数与函数的图象交点来进行处理,通过作图不仅知道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还可以确定零点.这体现了化归转化与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函数研究中的应用.
结合阅读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作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作图的方法验证函数有且仅有两个零点.若记两个零点分别为,证明:.(注:在同一坐标中作图)
2020-05-22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阳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2 . 某中学组织了地理知识竞赛,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抽出40名学生,将其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其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求成绩在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计算时可以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3)从成绩在的学生中选两人,求他们在同一分数段的概率.
3 . 共享单车进驻城市,绿色出行引领时尚.某市有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该市共享单车用户年龄等级分布如图1所示,一周内市民使用单车的频率分布扇形图如图2所示.若将共享单车用户按照年龄分为“年轻人”(20岁-39岁)和“非年轻人”(19岁及以下或者40岁及以上)两类,将一周内使用的次数为6次或6次以上的称为“经常使用单车用户”,使用次数为5次或不足5次的称为“不常使用单车用户”.已知在“经常使用单车用户”中有是“年轻人”.

(1)现对该市市民进行“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关系”的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请你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补全下列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判断是否有85%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与年龄有关?
年轻人非年轻人合计
经常使用单车用户120
不常使用单车用户80
合计16040200

使用共享单车情况与年龄列联表


(2)将(1)中频率视为概率,若从该市市民中随机任取3人,设其中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非年轻人”人数为随机变量,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参考数据:独立性检验界值表
0.150.100.0500.0250.010
2.0722.7063.8415.0246.635

其中,
2020-07-07更新 | 1304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4 . 某公司为了了解2018年当地居民网购消费情况,随机抽取了100人,对其2018年全年网购消费金额(单位:千元)进行了统计,所统计的金额均在区间内,并按,…,6组,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图中的值;
(2)若将全年网购消费金额在20千元及以上者称为网购迷.结合图表数据,补全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样本数据中的网购迷与性别有关系?说明理由;

合计

网购迷

20

非网购迷

45

合计

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0.10

0.05

0.010

0.005

0.001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附: .
2019-01-24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5 . 为了了解我市参加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学生考试结果情况,从中选取60名同学将其成绩(百分制,均为正数)分成六组后,得到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求分数在内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本次考试成绩的众数、均值;
(3)根据评奖规则,排名靠前10%的同学可以获奖,请你估计获奖的同学至少需要所少分?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2022-07-04更新 | 1240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中高二上期末理科数学卷
8 . 某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挑选选手的方式为:不但要对选手的空间感知、照相式记忆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让选手经过名校最权威的脑力测试,125分以上才有机会入围.某重点高校准备调查脑力测试成绩是否与性别有关,在该高校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100名,然后对这200名学生进行脑力测试.规定:分数不小于125分为“入围学生”,分数小于125分为“未入围学生”.已知男生未入围76人,女生入围20人.
(Ⅰ)根据题意,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脑力测试后是否为“入围学生”与性别有关;
性别入围人数未入围人数总计
男生
女生
总计

(Ⅱ)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入围学生”中随机抽取11名学生,求这11名学生中男、女生人数;若抽取的女生的脑力测试分数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分数都是整数),分别求这11名学生中女生测试分数平均分的最小值.
0.100.050.010.005
2.7063.8416.6357.879

附:,其中.
9 . 为调研高中生的作文水平,在某市普通高中的某次联考中,参考的文科生与理科生人数之比为1∶4,且成绩分布在[0,60]的范围内,规定分数在50以上(含50)的作文被评为“优秀作文”,按文理科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人的成绩作为样本,得到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abc构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文科生

理科生

合计

获奖

6

不获奖

合计

400

(1)求abc的值;
(2)填写上面2×2列联表,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情况下认为“获得优秀作文”与“学生的文理科”有关?
(3)将上述调查所得的频率视为概率,现从全市参考学生中,任意抽取2名学生,记“获得优秀作文”的学生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其中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21-04-16更新 | 132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试题
10 . 为推行“新课堂”教学法,某化学老师分别用传统教学和“新课堂”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甲、乙两个平行班级进行教学实验.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期中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记成绩不低于70分者为“成绩优良”.
分数
甲班频数56441
乙班频数13655
(1)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优良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乙班总计
成绩优良
成绩不优良
总计
附:,其中.
临界值表
0.100.050.025
2.7063.8415.024
(2)现从上述40人中,学校按成绩是否优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人进行考核.在这8人中,记成绩不优良的乙班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