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已知是无穷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则“为递增数列”是“存在使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3-04-11更新 | 1793次组卷 | 10卷引用: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五)数学试题
2 . 设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A.15B.1C.D.
3 .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其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此数列的第25项与第24项的差为(       
A.22B.24C.25D.26
2023-04-06更新 | 83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4 . 数列满足,且,则该数列前31项的和       
A.5550B.5650C.5760D.5900
2023-03-20更新 | 40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大联考数学试题
6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如图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第三个数1,构成数列,其前n项和为,则       

A.B.C.D.
2023-03-03更新 | 121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7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将该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此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将1到2023这2023个数中,能被7除余1且被9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该数列的和为(       
A.30014B.30016C.33297D.33299
8 . 已知是等比数列,下列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是(       
A.kRB.C.D.
2023-02-19更新 | 649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9 .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则       
A.8B.7C.6D.4
2023-02-12更新 | 730次组卷 | 20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五地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考前适应卷数学理科试题
10 . 已知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则       
A.5B.6C.7D.8
2023-01-16更新 | 96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校内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