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8 道试题
1 . 故宫角楼的屋顶是我国十字脊顶的典型代表,如图1,它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直三棱柱垂直交叉构成,将其抽象成几何体如图2所示.已知三楼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三棱柱,侧棱互相垂直平分,交于点I,则点到平面的距离是(       

   

A.B.C.D.
7日内更新 | 51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热身练习数学试题(三模)
2 .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底面ABCD为菱形.E.F分别为AB.PD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若,求直线CD与平面EFC所成角的正弦值.
2024-06-1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练习数学试卷
3 . 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三级漏壶记录时间,壶形都为正四棱台,自上而下,三个漏壶的上底宽依次递减1寸(约3.3厘米),下底宽和深度也依次递减1寸.设三个漏壶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锐二面角依次为,则(       

A.B.
C.D.
2024-06-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练习数学试卷
4 . 如图在几何体ABCDFE中,底面ABCD为菱形,.

(1)判断AD是否平行于平面CEF,并证明;
(2)若面;求:
(ⅰ)平面与平面CEF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点A到平面CEF的距离.
2024-06-1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适应性检测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风筝又称为“纸鸢”,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距今2000多年的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如图,是某高一年级学生制作的一个风筝模型的多面体ABCEFDAB的中点,四边形EFDC为矩形,且,当时,多面体ABCEF的体积为(       

   

A.B.C.D.
2024-06-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适应性检测数学试卷
6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暅提出体积的计算原理(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势”即是几何体的高,“幂”是截面积,意思是:如果两等高的几何体在同高处的截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为,且过点,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若直线在第一象限内与双曲线及其渐近线围成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的图形,则该图形绕轴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

2024-06-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7 . 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则的周长为(       
A.10B.11C.D.12
2024-06-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8 .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中点,

(1)设平面平面,求证:
(2)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使四棱锥存在且唯一确定.
(ⅰ)求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平面交直线于点,求线段的长度.
条件①:平面平面
条件②:
条件③:四棱锥的体积为
9 . 如图,在正方体 中,分别是棱的中点.

(1)求证: 四点共面;
(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24-06-1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10 . 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把沿着BC折起,使A位置.

(1)证明:
(2)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2)的条件下,求点D到平面的距离.
2024-06-10更新 | 95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热身练习数学试题(三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