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导数的几何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已知双曲线的上、下顶点分别为
(1)若直线交于两点,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求的值;
(2)过上一点作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证明:直线与圆相切.
2024-06-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数学试题
2 . (1)已知函数,证明:
(2)已知函数,定义:若存在,使得曲线在点与点处有相同的切线,则称切线为“自公切线”.
①证明:当时,曲线不存在“自公切线”;
②讨论曲线的“自公切线”的条数.
7日内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3 . 曲线的切线曲面的切平面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以及解析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更是联系数学与物理学的重要工具,在极限理论的研究下,导数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更是与切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家们以不同的方法研究曲线的切线曲面的切平面,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1)对于函数,分别在点处作函数的切线,记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记为数列的第项,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切线轴数列”,同理记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记为数列的第项,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切线轴数列”.
①设函数,记的“切线轴数列”为
②设函数,记的“切线轴数列”为
,求的通项公式.
(2)在探索高次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时,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牛顿迭代法:用“作切线”的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具体步骤如下:设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任意选取作为的初始近似值,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设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并称的1次近似值;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设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称的2次近似值.一般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记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并称次近似值.已知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对函数持续实施牛顿迭代法得到数列,我们把该数列称为牛顿数列,令数列满足,且,证明:.(注:当时,恒成立,无需证明)
2024-05-05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抛物线上.


(1)求的准线方程.
(2)已知点的两条切线,是切点,圆经过点.

①若,求证:

②设圆处的切线的交点为,求证:直线过定点.


附:若点在圆上,则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2024-03-23更新 | 4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5 . 如图,对于曲线,存在圆满足如下条件:

            
①圆与曲线有公共点,且圆心在曲线凹的一侧;
②圆与曲线在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③曲线的导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的二阶导数)等于圆在点处的二阶导数(已知圆在点处的二阶导数等于);
则称圆为曲线点处的曲率圆,其半径称为曲率半径.
(1)求抛物线在原点的曲率圆的方程;
(2)求曲线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
(3)若曲线处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求证:
2024-03-22更新 | 13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6 . 已知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与轴平行.
(1)求的关系式并求的单调减区间;
(2)证明:对任意实数,关于的方程:,恒有实数解;
(3)结合(2)的结论,其实我们有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若函数是在闭区间,上连续不断的函数,且在区间内导数都存在,则在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如我们所学过的指、对数函数,正、余弦函数等都符合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条件.试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
时,(可不用证明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导性).
2024-01-14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三 大招1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7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的圆沿着轴正向无滑动地滚动,点为圆上一个定点,其初始位置为原点绕点转过的角度(单位:弧度,).

   

(1)用表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设点的轨迹在点处的切线存在,且倾斜角为,求证:为定值;
(3)若平面内一条光滑曲线上每个点的坐标均可表示为,则该光滑曲线长度为,其中函数满足.当点自点滚动到点时,其轨迹为一条光滑曲线,求的长度.
2024-03-13更新 | 12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
8 . 设函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1)设函数,若时,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2)证明:有且仅有两条公切线,且图象上两切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2024-01-08更新 | 52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湾区数学冲刺卷(一)
9 .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过点,且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
(1)求C的方程;
(2)已知直线lC相切.
(i)若l与直线的交点为M,证明:
(ii)若l与过原点O的直线相交于点P,且l与直线OP所成角的大小为45°,求点P的轨迹方程.
2024-05-18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数学试题
10 . 对给定的在定义域内连续且存在导函数的函数,若对在定义域内的给定常数,存在数列满足的定义域内且,且对在区间的图象上有且仅有在一个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的连线,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关联切线伴随数列”.
(1)若函数,证明:都存在“关联切线伴随数列”;
(2)若函数,数列为函数的“1关联切线伴随数列”,且,求的通项公式;
(3)若函数,数列为函数的“关联切线伴随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当时,.
2024-05-15更新 | 6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