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已知函数
(1)当时,求证:
(2)令,若的两个极值点分别为mnm<n).
①当时,求曲线处的切线方程(的导函数);
②求证:
2022-12-05更新 | 5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领航卷(七)
2 . 已知,则(       
A.的定义域是
B.若直线的图像有交点,则
C.
D.
2022-06-13更新 | 5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数学试试题
3 . 已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上的最大值为3B.
C.函数的极值点只有1个D.函数存在唯一零点
2022-05-19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原创卷(六)数学试题
4 . 已知实数abc满足,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B.
C.的最大值为
D.当时,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
2022-05-17更新 | 4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押题卷(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函数
(1)从下列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条件,求的单调区间;
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
的图象与直线交点的纵坐标为
(2)若存在极值,证明:当时,
6 .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进一步了解普通大众对“碳中和”及相关举措的认识,某机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如下:
小学生初高中生大学及大学以上在校生60岁以下的社会人士60岁及以上的社会人士
不了解“碳中和”及相关措施

40

30

80

55

70

了解“碳中和”及相关措施

20

80

150

190

85

(1)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了解‘碳中和’及相关措施”与“学生”身份有关?
学生社会人士合计
不了解“碳中和”及相关措施
了解“碳中和”及相关措施
合计
附:.
0.0500.0100.001

k

3.8416.63510.828
(2)经调查后,有关部门决定加大力度宣传“碳中和”及相关措施以便让节能减排的想法深入人心.经过一段时间后,计划先随机从社会上选10人进行调查,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后续的相关举措.设宣传后不了解“碳中和”的人概率都为,每个被调查的人之间相互独立.
①记10人中恰有3人不了解“碳中和”的概率为,求的最大值点
②现对以上的10人进行有奖答题,以①中确定的作为答错的概率p的值.已知回答正确给价值a元的礼品,回答错误给价值b元的礼品,要准备的礼品大致为多少元?(用ab表示即可)
2022-04-03更新 | 4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预测卷(二)
7 . 已知函数,则(     
A.有零点的充要条件是B.当且仅当有最小值
C.存在实数,使得在R上单调递增D.有极值点的充要条件
2022-03-03更新 | 13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三数学新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四)
8 . 对于函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存在有极大值也有最大值
B.有三个零点
C.当时,恒成立
D.当时,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22-03-02更新 | 6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三数学新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