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间几何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中将正四棱台体(棱台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称为方亭.如图,现有一方亭,其中上底面与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方亭的高,方亭的四个侧面均为全等的等腰梯形,已知方亭四个侧面的面积之和,则方亭的体积为(       
A.B.C.D.
2022-04-23更新 | 2355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2 . 《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缀术》中提出的“缘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被称为祖暅原理,其意思是:如果两等高的几何体在同高处被截得的两截面面积均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该原理常应用于计算某些几何体的体积.如图,某个西晋越窑卧足杯的上下底为互相平行的圆面,侧面为球面的一部分,上底直径为,下底直径为,上下底面间的距离为,则该卧足杯侧面所在的球面的半径是________;卧足杯的容积是________(杯的厚度忽略不计).

3 . 埃拉托斯特尼是古希腊亚历山大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最出名的工作是计算了地球(大圆)的周长:如图,在赛伊尼,夏至那天中午的太阳几乎正在天顶方向(这是从日光直射进该处一井内而得到证明的).同时在亚历山大城(该处与赛伊尼几乎在同一子午线上),其天顶方向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测得为7.2°.因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故可把太阳光线看成是平行的.已知骆驼一天走100个视距段,从亚历山大城到赛伊尼须走50天.一般认为一个视距段等于157米,则埃拉托斯特尼所测得地球的周长约为(       
A.37680千米B.39250千米C.41200千米D.42192千米
2022-03-11更新 | 112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3月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4 .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在阳马中,侧棱底面,且,过棱的中点,作于点,连接

(1)证明:.试判断四面体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说明理由;
(2)记阳马的体积为,四面体的体积为,求的值;
(3)若面与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值.
2022-02-14更新 | 112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5 . 徽砚又名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加工和集散而得名,徽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此后,徽砚名闻天下,如图所示的徽砚近似底面直径为,高为的圆柱体,则该徽砚的体积为(       
A.B.C.D.
6 . 古代将圆台称为“圆亭”,九章算术中“今有圆亭,下周三丈,上周二丈,高一丈,问积几何”即一圆台形建筑物,下底周长丈,上底周长丈,高丈,则它的体积为(       
A.立方丈B.立方丈C.立方丈D.立方丈
2022-10-25更新 | 52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已知堑堵中,.若堑堵外接球的表面积是,则堑堵体积的最大值是(       
A.B.C.D.
8 . 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与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的比值为(       
A.B.C.D.
2022-04-01更新 | 1353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潍坊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里提出:“球的体积(V)与它的直径(D)的立方成正比”,此即,欧几里得未给出k的值.17世纪日本数学家们对球的体积的方法还不了解,他们将体积公式中的常数k称为“立圆率”或“玉积率”.类似地,对于等边圆柱(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正方体也可利用公式求体积(在等边圆柱中,D表示底面圆的直径;在正方体中,D表示棱长).假设运用此体积公式求得球(直径为a),等边圆柱(底面圆的直径为a),正方体(棱长为a)的“玉积率”分别为,那么       
A.B.
C.D.
2022-01-07更新 | 74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数学试题
10 .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了测量某个瀑布的实际高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有一段水平山道,且山道与瀑布不在同一平面内,瀑布底端与山道在同一平面内,可粗略认为瀑布与该水平山道所在平面垂直,在水平山道上A点位置测得瀑布顶端仰角的正切值为,沿山道继续走,抵达B点位置测得瀑布顶端的仰角为.已知该同学沿山道行进的方向与他第一次望向瀑布底端的方向所成角为,则该瀑布的高度约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