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求使。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亦厌汉使,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 不两层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楼兰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 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官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骏马监傅介子使大宛,诏因令责楼兰、龟兹。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 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 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贵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饮酒皆醉。介于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备车骑辎重。丞相率百官送至横门外,而遣之。

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论者或美介子以为奇功,过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文本二:

人与人相与,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与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匈奴闻A贰师征B大宛C欲遮D之E贰师兵F盛G不敢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口,文中指俘虏。统治者多以俘虏充作奴隶,故也用来称奴隶。
B.质子,派往敌方或他国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
C.祖,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仪式,祭祀祖先,析求祖先保佑一路平安。
D.鞠旅,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犹如誓师。“鞠”此处意为“告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望侯张骞因出使西域而尊贵,所以申请出使的人增多,而这些使者重小利,私自将官府交给他们的财物据为己有。
B.楼兰处在汉与匈奴间,两边依附,常为汉朝充当向导,送水担粮,送迎使者。后因受到匈奴离间,多次截杀汉使。
C.匈奴抢先一步拥立安归为楼兰王,汉朝命新王入朝,新王推辞不去,于是皇上下诏书捕捉楼兰王,押送长安审讯。
D.傅介子以利诱杀楼兰王,并当众宣告背叛汉朝之罪,而后汉朝改立尉屠耆为王,更改国名为鄯善国,并刻制印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即出金币以示译。
(2)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
5.对于傅介子斩杀楼兰,司马光与王夫之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08-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高祖三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隆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流水上,禽赵王歇。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井隆之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B.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C.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D.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与“假舆马者”(《劝学》)两句中的“假”含义相同。
B.辎重,一般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粮草等物资,也可指行李。文中指前者。
C.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将帅部属,也用于敬称将帅。文中“麾下”敬称成安君。
D.“止舍”与“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舍”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张耳一方仅几万人,且久战未歇;而赵王及成安君一方号称二十万,以逸待劳:这正是成安君正面迎战的底气。
B.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确实击中了韩信、张耳一方的软肋,但是陈余没有听从;这也是韩信敢于主动引兵攻击赵军的原因。
C.韩信背水布阵,遭到敌方嘲笑;还敢主动进攻,似乎不可思议:但这些招数成功地让赵军倾巢出动,而留下空虚的后方。
D.赵军本来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韩信通过巧妙地排兵布阵,先引蛇出洞,然后各个击破,最终以少胜多,打败敌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2)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5.有人说,如果广武君的进言被采纳,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试梳理广安君精妙的战术设计。
2023-08-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二: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我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邹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之。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睹裔敖而问曰:君何故不朝?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节选自《说苑·正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公惭A而反B不C果D出E是以F不朝G晏子H入见
A.ADGB.BEGC.BDHD.AEH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指丢失,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的“亡”字意思不相同。
B.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字意思相同。
C.得,指能够,与《促织》中“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的“得”字意思相同。
D.宗庙,我国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庙宇,也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伏在庄公的尸体上哭吊,完成了礼节才离开。司马迁认为晏子是二个尽忠明义,很有勇气的人,晏子的多次进谏体现了这一点。
B.圉人和烛邹都因过失触怒了景公,景公想要杀死他们,晏子在劝谏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景公怕损害自己的名誉,便放过了他们。
C.圉人和刖跪都杀了景公的马,景公的表现却大为不同。对于圉人,景公大怒,想要杀掉他;对于刖跪,景公深感惭愧,不去上朝。
D.景公认为自己被刖跪羞辱,辱没了社稷。晏子则认为,刖跪有直辞,是景公的福分,最终,景公给予了刖跪奖赏,免征了他的赋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
(2)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5.晏子是如何智慧地劝谏景公的?
2023-08-1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武绝不饮食,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常愿肝脑涂地。”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使者如惠语以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候、帝舅平昌侯、车骑将军韩增,皆敬重武。

数年,昭帝崩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昭帝崩A卫将军张安世荐武B明习C故事D奉使E不辱F命G先帝H以为遗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斗,使相斗,与《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用法相同。
B.谢,指道歉,与《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相同。
C.让,文中指责备、责问,与成语“当仁不让”中的“让”意思不一样。
D.足下,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鸿门宴》“再拜献大王足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听说卫律威逼利诱苏武失败后,就将苏武拘禁在大窖中逼他投降,但苏武以绝食相抗,毫不动摇。
B.李陵置酒设乐劝降苏武,苏武念及二人交情深厚,对李陵的态度相对委婉,不像对卫律那样恼怒愤恨。
C.苏武仗义疏财,他将朝廷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他的兄弟和朋友,家中不留一点资产,得到众人的尊重。
D.汉朝寻求苏武等人,匈奴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者听了常惠汇报又出使匈奴,苏武等才得以归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2)宣帝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5.阅读本文时,有同学借用孟子的三句话概括了苏武的大丈夫气质,你认为可能是哪三句话,试写出。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其畜积足                    恃:依靠
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怀:使……降顺
C.故国常富                       治:治理
D.人之涂                           有:保有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论及灾害的必然性后,就如何应对旱灾和战争接连发问,最后阐明兵旱之灾必将带来深重灾难。
B.甲文第三段直接点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观点,同时指出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重要措施。
C.乙文第一段通过对“民富易治”和“民贫难治”两种情况的阐释与比较,论证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民的主张。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
(2)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5.请简要概括甲文第三段和乙文第二段中“粟多”的意义。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越者,昌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汉五年秋,项王南走,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项籍已死,立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豨反,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丛长安来道见彭王 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节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注】①青衣:县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B.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C.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D.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都邑、城市,古时也是行政区划名、县的别称,也指国、国都等。
B.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地位高于丞相。
C.让,文中指责问、责备,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其言不让”的“让”相同。
D.廷尉,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越曾结伙为盗,少年劝他效仿陈胜起义,他并无此想法,成为首领后,杀一儆百,确立了威信。
B.彭越帮刘邦攻楚,被任命为魏国相国,后又断绝楚军后援粮草,攻下很多座城池,被封为梁王。
C.汉高祖率兵讨伐陈豨,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将领带军队到邯郸,高祖发怒,派人责备他。
D.彭越害怕汉高祖怪罪,本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建议他发兵反叛,可是彭越并未听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
(2)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
5.彭越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最后为何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2023-08-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关中群盗,孙华最强。丙申,渊至汾阴,以书招之。己亥,渊进军壶口,河滨之民献舟者日以百数,乃置水军。壬寅,孙华自郃阳轻骑渡河见渊。渊握手与坐,慰奖之,以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冯翊太守,赏赐甚厚。使之先济,继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将步骑六千自梁山济,营于河西,以待大军。渊谓长谐等曰:“屈突通精兵不少,不敢来战,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彼不走,必为擒矣。”屈突通遣虎牙郎将桑显和将骁果数千人夜袭王长谐等营,长谐等战不利,孙华、史大柰以游骑自后击显和,大破之。显和脱走入城,仍自绝河梁。戊午,渊帅诸军围河东,屈突通婴城自守。渊欲引兵西趣长安,犹豫未决。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长安恃通为援,通败,长安必破矣。”李世民曰:“不然。兵贵神速,吾席累胜之威,抚归附之众,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取之若振槁叶耳。若淹留自弊于坚城之下,彼得成谋修备以待我,坐费日月,众心离沮,则大事去矣。且关中蜂起之将,未有所属,不可不早招怀也。屈突通自守虏耳,不足为虑。”渊两从之,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而西。庚申,李渊帅诸军济河。甲子,至朝邑,舍于长春宫,关中士民归之者如市。冠氏长于志宁、安养尉颜师古及世民妇兄长孙无忌谒见渊于长春宫。皆以文学知名,无忌仍有才略。渊皆礼而用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
B.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
C.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
D.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地名,位于函谷关西,四面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物产丰富。
B.丙申,文中是用来纪日;它的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再后是戌戊。
C.领,汉以后,以地位较高的官职兼任较低职务,谓之“领”,也称为“录”。
D.长史,官名,多为幕僚性质官员,始设于秦,边郡可设长史,为太守佐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反叛者以孙华的势力为最强,李渊用书信进行招抚,孙华从郃阳渡黄河谒见李渊,李渊握着他的手和他坐在一起,对他的封赏很丰厚。
B.屈突通派遣桑显和率猛士夜袭王长谐等人营地,王长谐等作战不利,孙华、史大柰率游骑从后面打败桑显和,桑显和脱身逃回城里,后在河梁自杀。
C.李渊统帅各军包围河东郡,屈突通闭城拒守,李渊想率兵向西直奔西安,后听取裴寂、李世民两人的建议,留下诸将包围河东,自己率军西进。
D.李渊统率各军渡过黄河,到达朝邑,住在长春宫里,关中士人、百姓多来归附;于志宁、颜师古及长孙无忌谒见,李渊以礼相待并任用了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己亥,渊进军壶口,河滨之民献舟者日以百数,乃置水军。
(2)且关中蜂起之将,未有所属,不可不早招怀也。
5.在是否放弃进攻河东的屈突通而向西直奔西安的问题上,李世民有怎样的分析?请简要作答。
2023-08-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1.下列对文中划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B.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C.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D.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属孟尝君”与“举酒属客”两句中“属”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B.“于是乘其车,揭其剑”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两句中“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不拊爱子其民”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两句中的“爱”意思不相同。
D.“驱而适薛”与“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两句中的“适”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长于计谋,有政治远见。他以特殊方式为孟尝君收债事市义,并为孟尝君做出圆满解释,体现出他为主人长远利益考虑的智慧。
B.冯谖生活贫寒,但不甘平凡。他虽然生活困难到无法养活自己,但并不满足于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仍不断要求获得与其他门客同样的待遇。
C.孟尝君知人善任,心胸宽广。他了解冯谖的能力,并将收债任务交付于他,虽然对冯谖未能如期愿收债,心有不悦,也没有多做责备。
D.孟尝君心胸宽广,体恤下人。他在冯谖多次要求提高待遇且“左右皆恶之”的情况下没有反感拒绝,还派人供给冯谖老母食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2023-08-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绐驺硃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硃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硃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硃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硃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硃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   中:射中
B.朔绐驺硃儒                    绐:欺骗
C.自街鬻者以千数             数:计算
D.朔中之,臣榜百             榜:用板子打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东方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的一组是(     
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
②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
③自街鬻者以千数
④乃别蓍布卦
⑤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A.⑤④B.①②C.③④D.①⑤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初年,征召贤能,东方朔在自我推荐书中极力自夸,称赞自己的学识广博,一点也不谦虚。
B.一开始,东方朔认为自己的待遇太低,就和皇帝身边的侏儒一样,因此寻找一个机会,向汉武帝道出了自己的不满,以求得到皇帝任用。
C.东方朔非常善于射箭,有一次汉武帝让大家比试射壁虎和蜥蜴,结果除了东方朔,其他人都没有射到。
D.东方朔一开始并没有受到汉武帝接见,但他风趣幽默,机智过人,渐得汉武帝赏识,最终得到了皇帝的宠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2)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硃儒为?”
(3)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023-08-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鸷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与丧会威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威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选出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必须断句的三处。
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A胡亥所B定太子在君侯与高C之口耳D君听臣之计E即F长有封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卿”一般指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稷下学宫祭酒。
B.“巡狩”既可以指狩猎,也可以指“巡守”,即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在本文中即是后者。
C.“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
D.“崩”指帝王之死。依据周礼,对不同等级的人死有不同的说法,“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
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寿诞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C.李斯的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D.李斯被判腰斩,跟他的儿子一同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儿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   
(2)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
5.请分别解释第二、三、五段李斯三次“叹息”的原因。
2023-08-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